文档介绍:公司MSA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
。
,作为判定试验设备是否需要校检量系统的系统误差的测量。
样本的选取:
选择一个结果在生产过程中居于测量中值线附近的试样。
人员选择
选1名专门从事此过程检测的检查员,进行实际测量。
.3 采用实际生产时使用的测量设备,并确保此测量稳定、准确可靠。
数据采集
用分辨率高一级的测量仪器测量10次,求得平均值作为基准值。
让选择的测量者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方法对试样测量15次,记录读数。
将测量的数据填入偏倚计算电子表格,自动计算出读数的均值,可重复性标准偏差(σ),
确定偏倚的t统计量:偏倚=观测测量平均值-基准值,确定偏倚的不确定度,画出拟合线和置信带,计算出置信区间。
如果0落在围绕偏倚值1-α置信区间以内,即0在置信区间的低值和高值之间,偏倚在α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在设备的预期操作(测量)范围内偏倚的不同称为线性,它是测量系统的系统误差分量。
.1样本的选取
选择5—10个试样,使这些试样覆盖量具的操作范围。如卡尺可以选择尺寸在5、7、9、11cm的试样进行评定。
人员选择
选1名专门从事这个仪器操作的检查员,进行实际测量。对每个试样测量10次,另选一个人员进行记录。
采用实际生产时使用的测量设备,并确保此测量稳定、准确可靠。
,测量时使测量者不看到编号。
以一种顺序让测量者分别测出这些试样的数值,按编号记录读数。
然后打乱顺序重新进行测量这些试样,按编号记录读数。
重复以上操作十次,分别按照编号记录数据。
将测量的数据填入线性计算电子表格,自动计测量每次测量的偏倚及均值,画出拟合线和置信带,在线性图上画出单值偏倚和相关基准值的偏倚均值及“偏倚=0”线。
“偏倚=0”线必须完全在拟合线置信带内。如果测量系统存在线性问题,需要调整检测仪器的软件和硬件来校准以达到0偏倚;如果偏倚在测量范围内不能被调整到0,只要测量系统保持稳定,仍可用于产品过程控制。
稳定性——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总变差,即偏倚随时间的增量。
分析前的准备
样本的选取
选择一个落在产品测量中值的生产零件作样本。
人员选择
选用专门从事这个仪器操作的检查员,进行实际测量。人员固定,测量设备固定。
.3 采用实际生产时使用的测量设备,并确保此测量稳定、准确可靠。
测量人员每天对选定的样本测量5次,持续25天,记录每天的测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