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新生儿心力衰竭的治疗.ppt

格式:ppt   大小:497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生儿心力衰竭的治疗.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22 文件大小:4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生儿心力衰竭的治疗.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新生儿心力衰竭的治疗
第1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二
新生儿心力衰竭(简称心衰)
是以血流动力学异常为特征
由神经体液系统失衡、心脏及外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细胞因子活性增高引起的综合征
心排出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所需难。由于心功能受损时儿茶酚***分泌增多,患儿出汗较多,尤其吃奶后睡眠时明显。
第13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二
临床表现
(二 )肺循环淤血表现
、费力,安静时呼吸频率>60次/min,病情重时可有呻吟、鼻扇、三凹征及发绀,平卧可使呼吸困难加重,直抱或卧肩可减轻。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生率不高。
:肺部可听到湿性或干性啰音,说明有肺泡腔渗出和肺间质水肿。
第14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二
临床表现
(三 )体循环淤血表现
:为静脉淤血最早最常见体征,右肋下≥3cm,以腋前线最明显。可在短期内进行性增大,心衰控制后缩小。
:新生儿颈短、胖,不易望诊,可将小儿抱起,在不哭时观察颈部浅静脉是否扩张。也可见竖抱时头皮静脉扩张。
:可不明显,但可表现为短期内体质量骤增,有时可见眼睑及胫 骨、骶骨轻度水肿。

第15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二
诊断标准

凡有上述使心肌结构完整受损,心脏负荷过重或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的疾病,需警惕心衰。

1)心动过速:安静时心率>160次/分,心音减弱,且可出现奔马律,心脏扩大。
2)烦躁不安或萎靡,血压一般尚正常,但心搏出量显著减少时血压可下降,面色发灰,皮肤花纹。
3)呼吸急促、浅表,青紫,呼吸困难,肺部啰音。
第16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二
诊断标准

4)肝肋下>3cm,或短时间内进行性增大,或使用洋地黄后缩小。
5)食欲差,喂奶时气促、易疲乏、体重不增。
6)晚期心衰可表现为心动过缓,呼吸减慢,呼吸暂停等。
7)胸片示心脏扩大,心胸比例>,肺水肿。
特点:a常左右心同时衰竭,b可合并周围循环衰竭,
c严重病例心率和呼吸可不增快,
d肝大以腋前线明显。
第17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二
治疗
治疗原发病
原发病及诱因治疗是解除心衰的重要措施。
第18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二
治疗
一般治疗
(1)护理:生命体征、环境温度、体位、输液速度、镇静。
(2)供氧:除依赖动脉导管开放生存患儿,其余均需吸氧。
监测血气。
(3)纠正代谢紊乱:电解质、血糖等。
(4)补液:较正常需要量减少1/4~1/3[80-100ml/(kg·d)],
水肿患儿可减至40-80ml/(kg·d),钠1-
4mmol/(kg·d),钾1-3mmol/(kg·d)。
第19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二
治疗
洋地黄制剂
洋地黄是治疗心衰的常用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心肌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使细胞内Na+增多,通过Na+-Ca2+交换,导致细胞内Ca2+增多,作用于心肌收缩蛋白,增加心肌收缩力及心排血量。
第20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二
治疗
洋地黄制剂
推荐应用***。作用可靠,吸收和排泄迅速,口服1h后血药浓度达最高峰,,蓄积作用不大,即便出现中毒,作用时间短暂,使用较安全。***酏剂,使用方便(50ug/ml),用量准确。***以口服和静脉应用为宜,不宜肌注,因吸收不稳定,注射部位可坏死。
a-******(a-methyldigoxin),其优点在于口服吸收好,蓄积作用小。
第21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二
治疗
***用法及剂量
矫正胎龄
***化量(mg/kg)
肌肉/静脉
注射
口服
早产儿
≤29周


30-36周


足月儿
37-48周


第22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二
治疗
洋地黄制剂
***用法:
饱和量法:适用于重症心衰,首次剂量为饱和量的1/2,静脉注射,余量分2~3次,每隔4~8h重复1次,末次给药8~12h后给予维持量,用量为饱和量的1/4,分2次,12h一次。可根据临床表现调节***需要量,如疗效不佳可适当增加剂量。维持时间长短视病情而定。一般可在心衰纠正、病情稳定24~48h停药。心率、呼吸频率恢复正常、肝脏缩小是***有效的指标。
第23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