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浣溪沙[1].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浣溪沙[1].doc

上传人:brozn 2022/7/22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浣溪沙[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浣溪沙
【教学目的】
    1、理解古诗词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读诵,体会古诗词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古诗词
5、陶冶情操,浣溪沙
【教学目的】
    1、理解古诗词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读诵,体会古诗词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古诗词
5、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方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这首《浣溪沙》词写于苏轼43岁。他那时正做“使君”,(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和老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诗《浣溪沙》,共五首,。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二。课文感悟
本次描写的是夏日农村的景象,久旱逢甘露,,写出了自己的审美感受。词中笔笔赞美乡野之人,表达了词人对乡村情趣的渴望,而词人洒脱旷放的性格和平易近人的作风也就自然跃然纸上。
三。诗意理解
枣花落在衣襟上簌簌有声,。
行人酒困赶路昏昏欲睡,太阳高照想得(一杯)茶水解渴。(于是)去农野人家敲门,问:“可否给碗茶”

1。 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写景又些人,并点明季节。生动的勾勒出了一幅初夏时节农村生活的画面。
2. 词的下片表达了什么内容?
记事,专注写人。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内心活动。
3. 整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