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散文清塘荷韵读书笔记
季羡林的散文清塘荷韵倒也写得有诗意。读者从中领会到哪些美?下面是细心为你整理散文清塘荷韵(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散文清塘荷韵读书笔记篇1
看到这句话,每个人都深有感受吧!我见过许一切景语皆情语,季羡林对荷花的宠爱也来源于他对美妙生活的憧憬吧。在生活中,只有那对美妙生活的憧憬之情,才会迸发出渴望和动力。珍惜生命,憧憬美妙,这才是我们思想的最高境地,最远体验,最深感悟。
散文清塘荷韵读书笔记篇2
闲暇之余,我总喜爱品读美丽的散文和诗歌。今日,读了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的《清塘荷韵》,心中感受很深。这篇佳作可以和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相媲美,虽然都是写荷花,但又有本质的差异。《荷塘月色》以景抒情,给人以静谧的唯美享受,而《清塘荷韵》则是抒发了对自然、人生的喜爱,字里行间洋溢着盎然的生气与活力。
本文以平淡的文笔,抒写了所处的北京大学的朗润园内,有一个数亩的清塘,以前是有荷花的,但是后来荷花遭到劫难,消逝的无影无踪,常渴望清塘会重新长出荷花。恰巧有朋友带回几粒洪湖莲籽,满怀盼望的丢在清塘内,期盼着有一天,荷叶回长出来。但是,第一年、其次年,水面上毫无动静,就在灰心的第三年,水面上竟长出了五六片荷叶,但是,都是纤细柔弱的。到了第四年,荷叶不停的生长出来,大面积的铺绽开来,把整个清塘的水面都布满了。这怎能不让欢欣鼓舞,是制造了这一个奇迹,把从西湖看到的“接天连日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搬到了自己家门前。
语言美丽,韵律和谐,把荷花的微小变化与自己的心理活动奇妙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荷花的真挚喜爱之情。是以盼荷、种荷、观荷、赏荷的挨次,娓娓道来,动静完善结合。在莲籽投入淤泥的第一年、其次年,水面是静静静的,不见一点儿动静,但第四年,荷叶快速生长,绿色扩散到整个荷塘,每天都有变化,这是一处描写。还有在赏荷时,又再次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
比方,“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静的描写。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扑通一声,是我的小猫扑入水中,把月亮的倒影打的支离破裂,好久才恢复了原形”。这几处是动的精彩描写,形成了剧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文章最终写到,“天气转寒,荷叶荷花马上凋零,消逝,但是,荷花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是的,荷花会连续储蓄着生命的能量,等到来年的春天,肯定会绿叶铺遍,红艳满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切憧憬和美妙盼望,对战胜一切困难困苦的信念。
散文清塘荷韵读书笔记篇3
被分到“水之韵”的季羡林1997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清塘荷韵》引起了我很大的留意。自己本身就很喜爱荷花,所以才想看看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子的。
季羡林家的清塘原来是有荷花的,但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消逝,清塘里也就见不到荷花了。或许是季羡林的旧的思想意识过多,每次看到空空如也的池塘,总觉得是一块心病。有人从湖北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