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混凝土渗漏水处理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混凝土渗漏水处理方案.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6/29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混凝土渗漏水处理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混凝土渗漏水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段工程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有部分存在渗漏水缺陷,主要类型是伸缩缝、裂缝及渗水点;根据业主的要求,必须对混凝土缺陷渗漏水处理,处理后的效果要达到质量标准与设计要求。
二、施工工期
目的工期安排,保证在业主的要求期限内完成。
三、编制依据
根据我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对现场的实地勘查,依据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编制了施工处理方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2、《水工建筑物施工规范及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导手册》
3、《化学灌浆规范》(2002);
4、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和自然条件;
四、施工方案
、脚手架搭设
立柱:外墙脚手架外立主柱纵向间距均为1m,内立柱纵向间距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内,与相近大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三分之一,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立杆置于地面上时、立杆脚下须加大于200×200mm的木块,并离地面250mm处加扫地杆,外立面每12m间距内设剪刀撑,角度要在
45°~55°范围内。
作业层:宽度为800mm,桥面全部设置钢管作为踏脚,,钢管小横杆间距为2m,两钢管小横杆之间加托一条。外立柱步距之间设置一根钢管护拦杆,首层与建筑物要用密目安全网封蔽,每层作业层的外立面柱底边应设置高180mm的踢脚板。外脚手架外立柱内侧用合格的密目安全网围蔽。脚手架搭设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规范执行,搭设完成,经监理验收合格后使用。(注:脚手架由业主提供搭建)。
、渗漏水处理
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主要为:施工冷缝、温度裂缝。施工冷缝、温度裂缝均是无规则的裂缝。针对这种情况,根据裂缝走向及深度布置孔位,孔位沿施工缝、裂缝两侧交叉布孔、钻孔(孔径φ20mm),采用深孔、浅孔相结合的高压灌浆法。钻孔间距一般为30㎝。孔深视缝的情况现场具体定,一般控制在40~90cm。伸缩缝钻孔的深度控制为90-120cm以上,(钻孔角度、间距、孔深可根据缝的走向和大小调整)。钻孔时掌握好角度,防止伤到止水带;钻孔必须钻到止水带后面。
渗水点主要原因是浇筑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有蜂窝、麻面、空洞等缺陷。可采用钻骑缝孔的方法。

灌浆材料选用HH-G3型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液。
HH-G3型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液粘度较大,以水为固化剂,遇水后在几秒至几分钟内迅速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弹性体,短时间内即可止水,适用于渗水较大的裂缝、施工缝、伸缩缝灌浆施工。
特点遇水发生固化反应,固化时间在几秒至几分钟之间可调。固结体有较好的弹性,失水收缩遇水膨胀。
优缺点
单组份材料,打开即用,渗透力强。

施工准备→布孔、钻孔→清孔、封面封闭→安装灌浆塞、连接灌裂缝、施工缝施工图
浆泵→现场浆液配置→灌浆→清理打磨裂缝表面→封孔→检查验收。

使用喜利得电锤沿缝两侧采用打?20斜交孔,钻孔角度为30-40度,根据裂缝的走向和大小,钻孔间距控一般为30cm;伸缩缝钻孔的深度控制为90cm以上,钻孔时掌握好角度,防止伤到止水带;钻孔必须钻到止水带后面;对于薄构筑物上的浅缝,可采用钻骑缝孔的方法。

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