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核苷酸和核酸.ppt

格式:ppt   大小:3,659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核苷酸和核酸.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22 文件大小:3.5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核苷酸和核酸.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核苷酸和核酸
第1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一、核酸的化学反应
(脱氨,deamination)
次黄嘌呤
5-甲基胞嘧啶
黄嘌呤
第2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1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一、核酸的化学反应
(脱氨,deamination)
次黄嘌呤
5-甲基胞嘧啶
黄嘌呤
第2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脱嘌呤
第3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烷化剂对DNA的损伤
第4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亚硝酸
第5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烷化剂:乙基甲烷磺酸(EMS)
第6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紫外线诱导胸腺嘧啶二聚体
第7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8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9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溴乙啶
丫啶橙

放线菌素D
第10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二、DNA的酶法甲基化(methylation)
甲基供体: S—腺苷甲硫氨酸
甲基受体:被修饰碱基(A、C多于G、T)
碱基的甲基化修饰不是随机的,而是限于一定的顺序或DNA的某一区域,在甲基化酶的作用下进行,甲基化是可逆的。
甲基化的意义:帮助细胞识别和区分自身DNA和外来DNA;调节基因表达;帮助DNA修复等。
第11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八节 核酸酶和DNA限制性内切酶
第12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一、核酸酶(nuclease)
能水解核酸的酶为核酸酶
核酸酶都是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s)
第13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核酸酶的分类
按底物专一性分类:核糖核酸酶(RNase)和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
按作用方式分类:内切核酸酶和外切核酸酶
内切核酸酶:从核酸的内部切割核酸链,产生核酸链片段。
外切核酸酶:从核酸链的一端逐个切断磷酸二酯键,释放单核苷酸。按磷酸二酯键断裂方式:3’-核酸酶和5’-核酸酶
第14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15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核酸酶对其底物的作用具有特异性
第16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17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二、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限制性内切酶是从细菌中分离的一类专门识别和水解特定核苷酸序列的内切酶类。这类酶在原核生物体内,用于“防御”外来DNA的入侵,将外来DNA以独特的方式切成无感染能力的片段,而自身不受损害(甲基化作用) 。
第18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1. 限制性内切酶的分类
Ⅰ、Ⅱ、Ⅲ
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Ⅱ型
第19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不需要ATP参加;
不对DNA进行甲基化或其它方式修饰。
专门识别和切割特定的核苷酸序列,这个序列一般含4—6 个核苷酸残基,并具回文结构“落鹤岛上岛落鹤,垂柳岸边岸柳垂” 。
2. II型限制性内切酶
第20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Ⅱ类酶识别序列特点
回文结构palindrome
第21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切口(kerf):粘端,平端
第22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23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24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约1000多种)
第25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Hin dⅢ
属 系 株 序
Haemophilus influenzae d株
流感嗜血杆菌d株的第三种酶
命名naming
第一个字母取自产生该酶的细菌属(genus)名,用大写;
第二、第三个字母是该细菌的种(species)名,用小写;
第四个字母代表株(strain);
用罗马数字表示发现的先后次序(sequence)。
第26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27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28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29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三、限制片段的长度和限制图
1. 限制片段的长度
识别4个核苷酸序列的限制酶产生DNA片段的平均长度:256(44)
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的限制酶产生DNA片段的平均长度:4096(46)
第30页,讲稿共33张,创作于星期二

限制性图谱是各种限制性内切酶切点在某一DNA分子或DNA片段上的排列,由于各酶切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