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柳宗元写梅花的古诗《早梅》原文译文赏析
《早梅》
唐代: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
柳宗元写梅花的古诗《早梅》原文译文赏析
《早梅》
唐代: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译文】
早梅在高高的枝头绽放,远远映照着宽阔的碧蓝天空。
夜晚北风吹来阵阵花香,在浓霜中增加着雪白的光泽。
想折一枝寄赠万里之外,无奈千里迢迢,山水阻隔。
眼看寒梅马上零落凋谢,我将用什么去慰问远方的友人呢?
【赏析】
在历代的诗词中,有不少咏梅之作。前半盛赞梅花傲霜斗雪,凌寒独开,芳香四溢,暗喻诗人坚贞不屈、不与流俗合污的高洁品行;后半写诗人思念远方友人,要折梅相赠而不能的神伤之情。全诗简朴、疏淡,含韵安慰,表现了诗人对抱负的追求。
“早梅发高树”,起句直写梅花,笔姿飞扬,醒人耳目。一个“发”字极富于神韵,不仅写出梅花开放的形象,而且予人一种“能开天地春”(清人沈钦圻咏梅诗句)的生气蓬勃的感受,把早梅仰头怒放、生气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其背景高远宽阔的碧蓝的天空,不仅衬托着梅花的色泽,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高树,既是实写,又是诗人心中意象的再现,自喻行高于时人,并与下旬“迥映楚天碧紧相粘连,构成一幅情景融和的意境。避望楚天,宽阔无际,明净的碧空映照着早梅发出的光泽,使人感到梅花格外娴静高洁。这两句诗,言辞简洁,而情波荡漾,深寓着诗人对早梅的赞美之意。诚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颜色。”
第一、二两句是描写梅花的外在之形,“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两句进一层刻画早梅内在的气质。尽管北风吹打,严霜相逼,而梅花仍旧在寒风中散发着缕缕芳香,在浓霜中增加着雪白的光泽。这两句诗一写“香”,一写“色”,集中地写出早梅傲视风霜,力斡春回的风格。“飘”字寓有四散的意思,王冕《墨梅》诗有“只留清气满天地”,用的也是这个意思。诗人咏梅,目的是为了抒怀,是为了言志。诗中梅花的品行也是诗人心灵的一种物化。
诗的下面四句,由咏物而转入抒怀,进而推出新意。当诗人看到早梅绽放的时侯,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友人来,于是借物抒怀:“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往事如潮,涌上心头。他极想攀折一枝寒梅,赠与友人聊以表达慰勉的情意。可是转念一想,千里迢迢,山水阻隔,这是无法如愿的。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罪谤交错,群疑当道”,“故旧大臣”已不敢和他通音讯,在孤独和孤独中困难度日的柳宗元是多么思念亲友们啊!于是想到折梅相送,可亲友们远在万里之外,是根本无法送到的。这里除了地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