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4
中原大佛导游词
高208米的中原大佛屹立于中原大地之上,玉枕山–独家原创 5 / 14
一般寺门都有三个门,且中间门大,两边门小,左边叫无相门,中间叫空门,右边叫无作门。三门都有脱离尘俗之意。由于佛寺多依山而建,所以寺门也称“山门”。
中国的寺院布局大同小异。进入山门的后的第一个殿是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架,。殿中供奉的是弥勒佛,两边是四大天王。弥勒佛的化身像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大肚弥勒佛,完全是中国化的佛。他两耳垂肩,袒胸露肚,开口常笑,但语出无定,疯疯癫癫,寝卧随处,常拿着一个布袋,终日奔走,劝人教化,人又称之为“布袋和尚”。五代后梁真明二年,在岳林寺圆寂时口念:“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这时人们才醒悟,他原来是弥勒佛的化身。弥勒佛的形象启迪世人,要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教育人们要宽容大度,容人容事,不要小肚鸡肠,自寻烦恼。古人撰写对联赞誉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眼前沟施有缘人,相亲相近,怎不满腔欢喜;世上尽多磨难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弥勒佛像一般都置于天王殿,面对山门,故又称欢迎佛,寓意笑迎天下朝佛人。
中原大佛导游词
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提多罗吒,持琵琶,住东胜神洲;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持宝剑,住南赡部洲;西方广目天王留博叉,持蛇(赤龙),住西牛贺洲;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持宝伞,住北俱卢洲。中国佛教徒认为:南方增长天王持剑,司风;东方持国天王拿琵琶,司调;北方多闻天王执伞,司雨;西方广目天王持蛇,司顺。组合起来便成了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4
“风调雨顺”。寓意年年丰收,丰衣足食。
弥勒佛背后供奉的是韦驮菩萨,韦驮又称韦驮天,受佛祖之意,统管东、西、南三洲,护持佛法,保护出家人。人称“三洲感应“。韦驮与金刚力士、四大天王都是佛教护法神。韦驮因护法有功,成了菩萨。我们现在看到的韦驮,是少年武将的形象,手拿法器金刚杵,忠实的保护着佛、法、僧。
寺院的第三进是大雄宝殿,俗称大殿,是寺的主要建筑,面阔七间,进深四架,。这是僧人活动的主要场所。供奉的三世佛:中间是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还有阿难和迦叶。释迦牟尼的背后是倒座观音和善才童子、小龙女。
佛是佛教最高的神,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4
中原大佛导游词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逝世。
好了,大家也听完了我对释迦牟尼佛的介绍。我们大家再来看一下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都是传说中的佛。药师佛他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拿药丸,表示救治众生疾苦。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普渡众生的意思。西方极乐世界是佛教传说中描绘的最美好的理想社会,在那里没有等级之分,众生一律平等,身体健康、聋者能听、哑者能语、跛者能行、人的寿命由自己随意而定。人人可享尽快乐,没有痛苦和烦恼。我们再来看这两尊小佛像,是阿难和迦叶,二人是佛祖五十岁后的两个贴身随侍弟子。
迦叶和阿难常常随侍佛陀左右,被称为“二贤者”,后来在寺院就形成了“一佛二弟子”的雕像。
来看十八罗汉,罗汉都是佛祖的弟子,佛经上说他们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受世人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关于十八罗汉,据佛经记载:佛祖开始令其四个弟子留在人间普渡众生,后来感到天地太大,便增加了十二个,成了十六罗汉。在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