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能用算盘记数。利用生 活情境引入计算器。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空一位”的方法表示 0 (课件出示:306的图),这个空位就是 0,与我们现在写数中“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
空一位表示0o
.课件出示:
用
约700多年前, 用O表示0、
以后改用不同的方式表示0
师:后来发展成用口表示 0,大约700多年前用。表示0。
(三)了解算筹的不足,产生对“新型”计算工具的需求
.师:试着用小棒代替算筹表示出。(学生尝试时,可能会出现小棒不够用的情况)
.师:摆出来了吗谁来试试没摆出来的同学出现什么问题了(小棒不够用,太占地了
摆不下)
.师:我们只是用算筹摆一个数试一试,古人不但用算筹记数,还用它计算,所以要
随身携带。你知道古人要随身携带多少根吗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 放在一个布袋里,系
在腰部随身携带。你想不想也随身带着为什么(不方便)
师:算筹不方便,计算速度又慢,改革算筹,简化演算方法,加快计算速度就成了人们
的迫切要求。在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发明了一种计算工具。你知道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了解用算筹的记数方法,通过说出算筹表示的数是多少的活动,体会位
值制的作用。通过用小棒当算筹表示这个活动,使学生体到算筹的不便,从而产生对 简便的计算工具的需求。】
二、认识算盘
(一)认识算盘
.课件出示
<叁
师:对,就是算盘。(学生随意说)
.课件出示:
师:你对算盘有哪些了解向大家介绍介绍。
算盘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的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在拨数时 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
(二)算盘的作用
(1)师:算盘可以用来记数,也可以用来计算。
(2)师: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 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在个位(定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
几十、几百、几千、几万,“ 0”用空档表示。
(3)课件出示:
十千百十
亿亿万万万万千百十个
师:算盘上表示出的数是多少()
(4)出示:算盘
师:请你在算盘上拨出 602、534067。
十千百十
亿亿万万万万千百十个
十千百十
亿亿万万万万千百十个
(5)师:如果让你用算筹表示这两个数,你觉得怎么样用算盘记数要比用算筹记数方 便许多。计算速度也快很多。因此,中国的算盘逐渐传入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等地,以 后又经欧洲的一些商业旅行家把它传播到了西方。
(三)认识两种算盘
:
.师:观察有这两个算盘,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 5。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 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 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因为中国古时候采用的是 16进制,满15进1,
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 1颗珠子。
【设计意图: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对算盘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