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焊接结构的脆性断裂 (2)
第1页,讲稿共99张,创作于星期二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金属材料的脆性断裂
脆断事故及研究脆断的意义,脆断的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材料断裂的评定方法脆性,断裂的能量理论
第二节 焊接结构的特点及其获得
断口三要素: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区
定义裂纹扩展区对另外两个区面积的比值为R,则通常把R=1时的断裂温度称为材料的韧性-脆性转变温度(或延性-脆性转变温度、塑性-脆性转变温度)
断口总是发生在金属组织中最薄弱的地方。
第17页,讲稿共99张,创作于星期二
延性断裂 Ductile Fracture
延性断裂过程: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首先产生弹性变形,当载荷继续增加到某一数值,材料即发生屈服,产生塑性变形。继续加大载荷,金属将进一步变形,继而发生微裂口或微空隙,这些微裂口或微空隙一经形成,便在随后的加载过程中逐步汇合起来,形成宏观裂纹。宏观裂纹发展到一定尺寸后,扩展而导致最后断裂。
微观特征:韧窝
第18页,讲稿共99张,创作于星期二
延性断裂的表面SEM图片
韧窝花样和硫化物(Sulfide)颗粒
材料:ASTM 1080碳素钢
化学成分:
C:-
Mn: -
P: ≤ S硫: ≤
Si: ≤ Cu:
铜≤
dimple
第19页,讲稿共99张,创作于星期二
韧窝的形成的两种机制
(a)微孔聚集模型
(b) 在第二相粒子处形核模型
第20页,讲稿共99张,创作于星期二
三种基本韧窝形态
等轴韧窝:在正应力的作用下,显微空洞周边均匀增长,断裂之后形成近似圆形的等轴韧窝。
实际断口常常是混合型韧窝
第21页,讲稿共99张,创作于星期二
三种基本韧窝形态——撕裂韧窝:
在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通常出现在拉伸或冲击断口的剪切唇上,其形状呈抛物线形,匹配断面上,抛物线的凸向相反。
第22页,讲稿共99张,创作于星期二
三种基本韧窝形态——剪切韧窝:
在撕裂应力的作用下形成,常见于尖锐裂纹的前端及平面应变条件下低能撕裂断口上,也呈抛物线形,但在匹配断口上,撕裂韧窝不但形状相似,而且抛物线的凸向也相同。
第23页,讲稿共99张,创作于星期二
脆性断裂-脆性断裂是指材料在未断裂之前无塑性形变发生,或发生很小的塑性形变导致破坏的现象
解理断裂定义:是金属在正应力作用下,由于原子结合键被破坏而造成沿一定晶体学平面(即解理面)快速分离。包括半解理断裂及晶界(沿晶)断裂。
主要特征:在工作应力低于材料的设计应力和没有显著的塑性变形情况下,金属结构发生瞬时、突然破坏的断裂(裂纹扩展速度可高达1 500~2 000m/s)。解理面一般是表面能量最小的晶面。常见的解理面见表1。面心立方晶系的金属及合金,在一般情况下,不发生解理断裂。
微观机制:解理断裂、准解理断裂和晶界断裂
第24页,讲稿共99张,创作于星期二
典型的解理断口
第25页,讲稿共99张,创作于星期二
解理断口典型特征
河流花样
裂纹扩展中解理(台)阶在图像上的表现形式态。
裂源在河流的上游某处的晶界
舌状花样
主解理面与孪晶面相遇形成的短暂的二次解理
第26页,讲稿共99张,创作于星期二
Brittle Fracture 裂纹源
板件断口的人字纹
汇集的河流花样
第27页,讲稿共99张,创作于星期二
解理花样,二次裂纹明显,并有空穴状形貌M30×160大六角高强度螺栓,材质:42CrMo
上海市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第28页,讲稿共99张,创作于星期二
准解理断口
介于解理断裂和塑性断裂之间的一种断裂形式。
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其断口时,既有韧窝花样,但又较浅,显示塑性较低;既有平坦的小晶面,但又不是沿结晶学平面断开的解理面,既有河流花样,但又显得短而弯曲,而且又有显示发生过局部一定塑性变形的撕裂棱。
——准解理断口的特征
第29页,讲稿共99张,创作于星期二
基本断裂机制的比较
微观形貌
沿晶
解理
准解理
韧窝
第30页,讲稿共99张,创作于星期二
钢轨闪光焊试验件断裂原因分析
宏观断口
1024×
第31页,讲稿共99张,创作于星期二
影响金属脆断的主要因素 ——应力状态、温度、加载速率和材料的状态
1 应力状态的影响
SOT 正断抗力
τT 剪切屈服极限
τK 剪断抗力
剪断——1
正断——
延性断——
脆断——2
第32页,讲稿共99张,创作于星期二
应力状态的影响
物体受外载时,在不同载面上产生不同的正应力σ和切应力τ。
在主平面上作用有最大正应力σmax,
另一与之垂直的主平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