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视觉传达专业印刷工艺论文
一、视觉传达专业印刷工艺课程现状和问题分析
印刷工艺课程由于牵涉到许多技术原理,理论讲授必不行少,但很多教材照搬印刷工程专业的理论学问,老师的讲解也照本宣科,文科类视内容的设置上,老师应当乐观提炼出视觉传达专业同学所须把握的学问点,留意结合设计创意来谈印刷工艺,加大印刷设计实践教学的比重,才能切切实实提升教学效果。
,留意范例教学
教学策略准备了把课程内容转换成何种形式传授给同学。印刷工艺教学假如仅仅遵循教材的编写挨次,使用排列大量文字和图片的PPT进行按部就班的讲解,会导致教学过程枯燥而拖沓,同学难以接受和理解。转化课程内容最典型的教学策略当属苏联学者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图示法。“纲要信号”是指在上课时用一种直观图表,把同学需要把握的课程内容用文字、符号或代码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调动同学的视觉记忆和联想力气,激发同学学习爱好。1笔者通过数年教学实践,结合“纲要信号”图示法,建构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印刷工艺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以范例教学为中心,全部理论和技术讲解都围绕范例开放,利用图表归纳简化理论,结合印刷成品呈现、印刷输出文件分解演示、分色菲林打样实物讲解,印刷材料工艺成本实物核算等形式来开放案例剖析,抽丝剥茧,有的放矢。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布满趣味的案例和教学上的互动使同学主动思考问题,深刻理解理论学问,活学活用印刷工艺,同学往往也能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印刷品设计作业的实践中去。
3
,完善上机实践
印前输出指导和上机实践是印刷工艺课程教学特殊关键的一步,但往往由于专业老师综合力气的问题而把这一课程内容人为简化了。老师亲自上机操作印前输出,同时结合同学印前电子文件进行指导,这是印刷工艺学问落地式实践的重要步骤。笔者把印前细化输出指导分为三个层面,在具体教学中层层递进,相互穿插。第一个层面是细化各类印刷工艺印前输出指导。包括专色印刷、特种材料印刷、印后加工的烫金、UV、模切等工艺在软件里的具体设置,都逐一实操演示。其次个层面是细化各类印刷品印前输出指导。如包装、书籍、报纸、海报等印刷品类型。这一层面强调解决各类型文件如何设置出血位和扣刀位,如何拼版,如何处理陷印和挂网等方面的问题,也须用软件具体操作演示。第三个层面是细化主流设计软件印前输出指导。这一层面强调对主流设计软件的优劣和异同进行分析,从而让同学在以后的设计实践中能依据不同设计要求来选择软件。笔者通常也会介绍一两款适合同学自学的拼版软件或插件,同学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课外学习,作为技术层面的补充。
5
,印制和手工结合完成作品
印刷的整个过程就是把原稿(一般为电子文件)制成印版,以油墨为着色物质,把印版上的图文大量地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过程。印刷的最终产品称为印刷品。2也就是说,印刷工艺课程的教学应当包含设定印前电子输出稿到印刷出成品的整个过程。很多院校没有印刷打样设备,而印刷达不到确定数量印刷厂一般又不给开机,即使允许开机打样,费用也过高。于是,很多同学的作业形式往往就是一套没有任何特色的彩喷稿,印前输出电子稿也没有作为作业的一部分上交。严格来说,这其实没有完成印刷工艺课程教学的整个流程。针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