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现当代散文名家评点
“文学名著鉴赏与写作”课上,有学生要求我评价一下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些散文名家,有学生希望我推荐几个值得认   当代散文名家,主要由下边几个路数的人物组成:一部分是时势英雄路数,艺术手法模式化,单一化,思想情感集体化,政治化;一部分是文盲路数,作品中只有支离破碎的故事和缺少逻辑的情绪,凭一点狠劲写作,缺少必要的中国文化和语言修养,错误百出;一部分是工匠路数,把散文写作等同于做论文,东拉西扯,热衷掉书袋,既乏情感,又乏趣味,节奏全无,难以卒读;还有一部分是打擦边球路数,摆出学者架势,发一些大而无当的感慨,虚情矫饰,往往似是而非。
    当代许多散文名家的最大问题是,语言修养不过关。我看他们作品的时候,语法错误、用词不当,随处可见,触目惊心,我总恨不得义务替他们做语句、文字的修订工作,根本无暇产生欣赏的心情。阅读文学作品应有的享受,轻松、愉悦、陶醉,自然无从说起。
 
    我个人近年来比较喜欢读的当代散文是汪曾祺和孙犁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我可以踏踏实实地进入欣赏状态。
    孙犁是一个能凭着他的朴素情感超越一些时代观念的人,他的散文,语言简洁,冷眼看世,皮里阳秋,颇耐回味。读得懂的人,时常可以发出会心一笑;读不懂的人,可能会觉得枯燥乏趣。
    汪曾祺是一个相当有趣的老头。据说他年轻的时候,才华横溢,妙趣横生。但是,我觉得他年轻时的作品(小说),有想法,也有才气,但还没有写出味道、韵味。六十多岁之后,他的散文,早年的才气,经过苦难、岁月的淬炼,凝结为旷达、诙谐、天真、诗意,韵味淳厚,回味无穷。
汪曾祺的小说很有名,《异秉》、《大淖记事》、《受戒》,备受评论家的推崇,但我认为,汪本质上是散文家,这些小说都更像散文。
 
    话是那么说,但我依然主张同学们要尽可能多、尽可能广泛地阅读现当代散文名家的作品,不要局限于几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是必须经历的学习过程。再者,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假货、劣货看多了,也能提高辨别的眼光。
         现代现代散文名家评点(待续)
?id=526940&tc=bookworm&tn=%AFq%DAb%92d%DAs
梁遇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文风略近于林语堂,歪调唱得倒是更响。死得早,留下的文章不多,大多为拉拉杂杂的琐谈,往往偏题,又好欧式语法,更恶者,其中常夹杂英文。引述外国名人学者的言论太多,文笔却很蛮横。一口气读完三十多篇文章,只觉得《春朝一刻值千金》却是好文,但是副标题和最后两段与主旨无关,大可以删去。
        缪崇群,听说他去世的时候,有个报社发了篇文章,说一代美文成绝响,按理应是一等一的打散文集。但是读完的他的文集后很遗憾,总体一个印象,越写越差!文笔不洗练,心境不够沉,有几篇甚至有感觉像是在捏着嗓子叫,徘徊在口号文章的边缘。早期的散文倒还不错,虽然有的地方叙述有些啰嗦,但是感情真挚、宁静,尤其一篇《芸姊》写得催人泪下,后期的散文只有《江户贴》中的一篇《雨》有些散文诗的味道,其他的无甚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