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11030工作面贯通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241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1030工作面贯通总结.doc

上传人:xnzct26 2022/7/23 文件大小:2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1030工作面贯通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z.
--
- 。采用分台阶施工。锚杆规格为φ20×2400mm;顶部间排距:800×900mm、帮部间排距:900×900mm。×8250mm,间排距:1400mm×900mm。帮部槽钢梁锚索规格:×5000mm,间排距:1800mm×
-
. z.
--
- -教育-
1800mm。托盘规格:2100mm的16#槽钢梁与δ12×120×120mm 、δ12×80×80mm钢板和δ50×120×120mm木垫板配合使用。金属网片使用φ6mm钢筋焊接,网幅1000×1900mm。
三、贯穿导线全长及导线起算点坐标、方位、高程
贯穿导线全长约:
S=4675m
导线起算点坐标:
HC1:*=
Y=38472713.
导线起算边方位:
HC1---PYD:68º17´23"
导线起算点高程:
HC1= - m
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规定结合工程需要,贯穿点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允许偏差为±,高程方向上的允许偏差为±。
第四节 贯穿测量方案选择
一、测量路线
该工程为一井的重要贯穿工程,巷道设计全长4415m,导线从I盘区辅助运输大巷东段的HC1---PYD边为起算边开场施测,一路由11030工作面上顺槽开场施测。一路由11030工作面下顺槽开场施测,途径11030工作面切眼,11030工作面上顺槽贯穿,形成闭合环。
二、测量方案
-
. z.
--
- -教育-
此次贯穿属一井同一水平相对贯穿,要贯穿的巷道〔11030工作面上顺槽〕是直巷,要贯穿的巷道总长约4415m。从井巷布置条件来看,导线敷设形式较为简单,11030工作面上、下顺槽贯穿起始点坐标及高程,选择从I盘区辅助运输大巷东段同一导线点HC1开场,以HC1---PYD边为起算边开场分别向工作面上、下顺槽敷设支导线,在此根底上进展测量工作,然后按设计方位向前掘进,这样待巷道贯穿后导线自成闭合。
1、平面控制测量:
因为工作面较长,上、下顺槽中间又没有联络巷进展导线闭合平差,贯穿导线全长到达4675m,又由于仪器和技术条件限制,不便于施测陀螺加强边,所以采用提高采区控制导线精度的方法减小贯穿点误差,在工作面上下顺槽敷设7"全站仪导线,导线测量均独立施测两遍,使用徕卡TCR802全站仪〔防爆,精度为2″〕测角量距,采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每站一次对中两个测回,同一测回中半测回互差不大于20",两测回间互差不大于12"。量边采用往返观测,边长互差不大于3mm。当掘进长度到达300m~400m时,进展根本控制复测以检验测量结果,并平差边长及水平角、方位角。
2、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与平面控制测量同步进展。相邻两点高差采用正倒镜读数取平均并进展往返观测,互差不大于30mm,仪器高和觇标高用小钢卷尺在观测前、后各量一次,两次丈量结果不得超过4mm,最终取平均值为丈量结果。
-
. z.
--
- -教育-
第五节 观测作业要求
井下导线水平角观测作业要求见表1-1
表1-1
导线类型
使用
仪器
观测方法
按导线边长分〔水平边长〕
15m以下
15m~30m
30m以上
对中
次数
测回数
对中
次数
测回数
对中
次数
测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