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结合,与酶接触后会诱导酶的空间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结构改变后的酶可以与底物完美结合,这就好像两个人握手的过程一样。科研人员为证明上述两种假说,设计如下实验。
在蚯蚓蛋白酶II(EfP-II)反应液中,加入底物CTH,反应生成黄色物质,检测黄色物质的吸光度(A405),绘制出曲线EfP-II+CTH。待上述反应完成后,再加入底物CU,反应产生同样的黄色物质,继续检测吸光度,绘制出曲线EfP-II+CTH+CU。各种不同底物组合的反应曲线,如下图。
(1)蚯蚓蛋白酶II是由蚯蚓细胞________上合成的具有__________作用的一种蛋白质。蚯蚓蛋白酶II的酶活性可以用单位质量的酶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
(2)在酶反应液中,分别进行
操作①:先加入CTH,250min后再加入CU。结果如图(a)所示。
操作②:先加入CU,250min后再加入CTH。结果如图(b)所示。
比较操作①与②,加入第二种底物后酶促反应速率变化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
根据酶与底物专一性的假说,推测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的反应速率结果可以支持这一推测。
(3)“锁钥”学说和“诱导契合”学说的主要分歧在于,酶与底物结合时,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分析,请在下面选择你认为本实验结果支持的假说,并说明理由。如果你认为不支持任何一种假说,请选择不支持现有假说,并写出可以解释实验结果的假说。
①支持“锁钥”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支持“诱导契合”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支持现有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4分)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称为苯丙酮尿症(PKU),正常人群中每70 人有1 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 A、a 表示)。 图1 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Ⅱ1、Ⅱ2、Ⅱ3 及胎儿Ⅲ1(羊水细胞)的 DNA 经限制酶 Msp玉消化,产生不同的片段(kb 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 cDNA 探针杂交,结果见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1、Ⅱ1 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2)依据 cDNA 探针杂交结果,胎儿Ⅲ1 的基因型是_______。 Ⅲ1 长大后,若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
(3)若Ⅱ2 和Ⅱ3 生的第2 个孩子表型正常,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 PKU 患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PKU患者的_______倍。
(4)已知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 b 表示),Ⅱ2 和Ⅱ3 色觉正常,Ⅲ1 是红绿色盲患者,则Ⅲ1 两对基因的基因型是________。 若Ⅱ2 和Ⅱ3 再生一正常女孩,长大后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红绿色盲且为 PKU 患者的概率为_______。
11.(14分)研究人员将某植物种子点播在相应施氮水平的花盆中,待植株苗龄30天后,用适宜浓度的聚乙二醇溶液浇灌来模拟干旱环境进行培养,在模拟干旱处理第0天和第6天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
施氮水平
(kg·hm–2)
最大光合速率胡
(CO2umol·m–2·s–5)
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klx(千勒克司)
第0天
300
5.85
2.56
3.59
第6天
4.52
5.3
6.65
第0天
200
7.05
2.20
8.63
第6天
9.55
2.20
10.68
注:光补偿点是指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强度。
请回答:
(5)研究方案中施用的氮素可以是_______(即蛋白质降解产物),其中的氮是类囊体膜中某些重要物质的组成元素,如________(答出2种即可)是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2)干旱处理第6天,植株部分叶片变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