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关于建设黔东南特色经济区的对策建议.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建设黔东南特色经济区的对策建议.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2/7/2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建设黔东南特色经济区的对策建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建设黔东南特色经济区的对策建议
秦川摘 要:特色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发展模式,可以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增强区域竞争力。黔东南在矿产、能源、生物、旅游等方面的资源很丰富,在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比关于建设黔东南特色经济区的对策建议
秦川摘 要:特色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发展模式,可以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增强区域竞争力。黔东南在矿产、能源、生物、旅游等方面的资源很丰富,在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方面有着良好的条件。通过偏离—份额法对黔东南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提出建设黔东南特色经济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黔东南;特色优势资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124-02
特色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发展模式,可以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避免产业趋同,有利于增强区域竞争力。
黔东南自治州属中低,与其他省市的发达地区经济相比处于劣势。但该区矿产、能源、生物、旅游等方面的资源很丰富,在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方面有着良好的条件。
一、产业结构分析
以调研获取的资料为基础,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黔东南州各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贡献状况并形成一些基本结论,以明确产业结构问题分析与政策研究的基本方向。
通过对2006—2011年贵州省统计年鉴和黔东南州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到黔东南州三次产业偏离—份额的分析结果(见下表):
根据上表可对黔东南经济做出如下分析:在2006—2011年内,黔东南的实际增长额小于假定的地区份额,总偏离为-,,说明在近6年中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省。,,,。由此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劣势所带来的经济负增长远远小于区位劣势所带来的经济负增长。
下面进行各次产业的具体偏离—份额分析。第一产业的偏离为-,其中PS和DS均小于0,说明第一产业在全省中处于相对下降的状态。,,其中PS0,区位优势DS突出,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劣势明显。,,第三产业的PS>0,DS<0,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势是促进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但同时也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处于下降状态。
第一产业以种植业和牧业为主,农业可耕地面积有限,科技含量低,机械化程度水平不高。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籽、药材等。
第二产业主要行业有实木地板、金属工业、水泥、造纸、电力、原煤、化工、人造板等,其中,以高耗材、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为主,而知识密集型与高新技术工业的比重则非常低。
第三产业以商业、旅游业、传统服务业为主。金融、保险、通讯、交通等发展滞后,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发展缺乏。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