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再婚家庭的资产重组.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再婚家庭的资产重组.doc

上传人:雪雁 2022/7/23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再婚家庭的资产重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再婚家庭的资产重组
李 辉 庞正武等
相比于第一次婚姻,再婚家庭将面临着心理、人际关系以及双方子女等等方面问题和压力的多重挑战。尤其在家庭经济方面,无法回避的婚姻失败阴影,令新家庭中的一方总是对另一方存有戒心,再婚家庭。其次,我们除了爱家人,当然还要爱自己。将来退休了,国家发的养老金维持不了吴女士现在的生活水准。就算到时候需要每个月5000元生活费好了,再加上一年出去旅游一两次,一年下来也要七、八万,30年的话就是一笔超过200万的支出啊。这笔钱也要尽早开始准备了。最后如果将来吴女士夫妇要改善生活条件,买新房子、新车,可能还会贷款,自己分担的贷款额也算是对家人的一份责任啊,万一遇到意外,总不能留一笔债给家人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吴女士首先考虑购买50万保额以上的定期寿险,受益人为女儿。如果将来办理贷款,再根据贷款额度提高寿险保障,提高的部分受益人为先生。
在养老金的准备上,因为中国正在处于新一轮的加息周期,可以考虑万能寿险或者投资连接保险,这样可以防范利率升高的风险。如果每年投入3万元,连续存20年,每年的回报率在3%以上的话,基本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先生的情况差不多,只是他没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需要考虑用商业保险来补足。
最后,我们总结一个完整的建议方案,所有险种不列具体名称,只考虑保障类型,您可以自行选择公司和险种。
(保险理财在线寿险顾问 李辉)

理财建议3:先生要担纲家庭股票投资重任

吴女士和张先生合计月收入达5万元,且现金流稳定,因此每月会有可观数量的投资。鉴于双方各有子女,未来可能还有育儿计划,较多子女意味着未来支出会逐渐加大。再加上张先生缺乏社会保障,因而首先需要考虑生活保障型和稳定收益型投资,剩余的财力再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市场。
从以前的理财实践来看,吴女士稳健有余但收益率太低,张先生追求高收益但承担了过高风险,都不足为训。不过两者的组合倒有较好的互补性,资产组合与理财分工大格局可以不变,只需进行投资技巧的调整和提升即可。
张先生属私营店主,有较多的时间;加之此前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股票投资,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因此对于这样一个新家庭来说,股票投资任务理应由张先生担纲。这与理财AA制并不矛盾,毕竟家庭理财的目标是财富总额的最大化,而分工是提高效益和效率的当然选择。
目前股市面临升息周期以及与国际接轨的压力,而股权分置等遗留问题既搞不掂又拖不得,扩容压力也不见减轻,因此最近一两年的股票市场真正属于不确定性比较大的转轨市场。因此张先生需要控制投资总量,可采取“调整存量+定期追加投资”的灵活办法。这种相对谨慎的策略不仅符合目前的市场,也符合张先生一家总体的理财战略,因为首先需要满足保障型投资和固定收益类投资。其次,这种办法也比较灵活,追加投资量可以相机调整、择机操作,源源不断的新增资金还可以调整入市成本、捕捉新的机会,有利于改善投资人的计划性和持股心态。

张先生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调整和优化持股存量。张先生的财力和风险承受力本来适合长线投资,但我国股市“政策痕迹”较重,而且呈现出行情与机会相对集中在一两次的特点,所以张先生需要将长线投资与中短期持股相结合。
长期持股重在个股选择,目前我们要关注下述几大因素:伴随重化工业化的持续增长、我国进入升息周期和全球化。因此要重点考虑:
。西方有句投资谚语说“一切回到土地”,重化工业化将对能源、金属等资源类产品提出更多需求;
,长期的经济增长促进消费提升,如各类名酒等食品饮料、老牌中成药以及航空服务;
,不受全球化冲击,如港口、通讯等基础设施;
,如在全球范围确立了龙头地位的中集集团和振华港机。
,在升息周期中可望提升业绩。
值得提出的是,长线投资不是一直捂着不动,而是买入时有长期持股的心理准备。凡事要见好就收,这也是“长短线”结合和中国特色嘛。短期投资需要相机进行,结合张先生的职业,可把建材行业股票作为特别关注的对象。
最后我们把张先生一家的股票投资方案加以具体化:

(1) 存量:目前20万市值留在股市,主要任务是调整仓位和持仓结构。计划总体持仓量调整到65%左右,长线投资约8万,备选品种附后,短线5万~6万,根据市场情况和短线指标相机选择。
(2) 增量:第一年可每月投入8000~10000元,年增投资10万~12万元。以后视情况调整,长线投资比例不变,视市场情况亦可追加。

根据上述行业分析和备选品种,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