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5.机房监控设备技术要求.doc

格式:doc   大小:184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5.机房监控设备技术要求.doc

上传人:282975922 2017/7/4 文件大小:1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5.机房监控设备技术要求.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信息机房建设相关设备技术指标:
1、技术参数
系统的功能及性能
投标方所供设备和系统应能与业主已有系统互通,否则,投标方应免费修改其设备和系统,保证与业主既有系统的互通。
系统RAMS指标
投标方提供设备单机、系统RAMS指标,并提供详细的计算方法。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单机、系统的RAMS指标、计算方法及所用到的参数。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平均维修时间(MTTR)、可用度应不劣于以下要求。
系统名称
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小时)
平均修复时间MTTR(小时)
系统可用度
电源系统
175200
(不含路途)
%
电源设备技术要求
交流配电柜(盘)
1)输入电源
通信、信息、信号电源为三相五线输入(满足三进三出或三进单出等多种需求,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可根据招标人需要进行免费调整),对交流输入电源允许变动范围的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交流输入电源允许变动范围
序号
电源允许变动范围
电源允许变动范围
1
380V±30%
220V±30%
2
50Hz±15%
50Hz±15%
3
≤5 %
≤5 %
2)绝缘
设备各带电回路对地(该回路不直接接地),2500V 的交流电压1min 无击穿、无飞弧现象。
工作在60V 以下的控制、保护电路应能承受50Hz、500V 的交流电压1 min 无击穿、无飞弧现象。
3) 输出分路
配电柜(箱)根据用电容量及回路,合理划分配电回路。要求各输出分路设有保护装置。
4)交流配电柜(盘)应具有交流输入和输出监测功能。
基本要求:
投标人需负责提供为使设备达到安全可靠的运行,所有必需的配件及辅助设施,并保证设备在各方面均能达到正常运行的要求;
各类柜体的外形尺寸、颜色应与用户具体订货要求一致;
设备安装运行后应具有标记牌,标记牌上应注明容量、操作特性及序号,所有设备应具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意外和设备损坏;
配电柜主要元器件规格不得低于招标图纸的要求;
设备的结构设计应保持操作,运行安全可靠、维修和检查方便,各电气元件动作时产生的热量、电弧、冲击、振动、磁场或电场不得影响其他电器元件的正常工作
各部件应设置得当,在安装和维护中需要接触到的所有部件都应该容易接触,内部各部件之间应具有足够的安全间距,保证使用安全;
设备及其附属部件、涂覆层、标志、饰物等均应采用难燃或不燃材料;
配电柜内应有足够的电缆接线空间、接线固定孔位及操作空间。
预留不少于30%输出回路,满足扩容需求。
无论本次发标所用图纸是否满足需求,投标人必须充分考虑各项配电要求,如有需要,投标人应免费配置足够的满足要求的元器件。
投标人需提供设备3C以及CE认证,需要提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防雷设计,配置C级防雷器装置。
基本参数
额定工作电压: 380V
额定频率: 50Hz
相数:三相(三相五线制)
额定电流:水平母线和垂直母线不小于图纸设计容量
额定绝缘电压:≥660V
工频耐受电压: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8kV
结构要求
柜体板材要求为进口覆铝锌板, 及以上,设备表面应喷涂无炫目反光的覆盖层,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无露底;金属件无毛刺、无锈蚀
;
设备的结构设计应保持操作,运行安全可靠、维修和检查方便,各电气元件动作时产生的热量、电弧、冲击、振动、磁场或电场不得影响其他电器元件的正常工作;
应采用全封闭结构,具有侧板、底板、顶板和前***(单面列柜无***,但应有背板),机柜的前门***、左右挡板均可灵活拆卸,在机柜的前门(配门锁)应能观察到设备运行的状况;机柜正面侧需有二次防护面板;前门维护;结构件外形应平整,所有的焊接处应均匀、牢固、无裂缝、无残渣、无明显变形或烧穿等缺陷。产品采用能够耐受一定的机械、电气和热应力的材料制造,同时能耐受正常使用时可能遇到的潮湿的影响,维护方式:能够进行双面维护;
柜体母线应采用高导电率铜制导体。机架内一、二次连接铜排,铜导线均从正规厂家购买,%以上,并提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报告》证明;
内部结构件和柜门全部由数控机床加工而成,精度高、互换性强;
设备电缆的进、出线方式要求可灵活采用上下走线方式,进线孔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位置,便于引入引出电缆。导线入口及出口处应设计成在导线安装好后,仍能达到规定的防护等级要求;
柜体底部提供开有电缆孔的底板,并带有阻燃特性材料制成的橡皮圈;
各部件应设置得当,在安装和维护中需要接触到的所有部件都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