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命运的决择.ppt

格式:ppt   大小:1,981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命运的决择.ppt

上传人:wyj15108451 2017/7/4 文件大小:1.9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命运的决择.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专题
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命运的选择
教学内容
一. 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内和平所做的努力;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3、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三种建国方案与两个中国之命运?
一. 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1、地主阶级与买办性大资产阶级
军事独裁制(实际上是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国民党党徒宣传:“一个国家的政治,与其由民主的虚名而陷于***、没落,当然不如由一个才干和道德高超的领袖去执行独裁”。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2、民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国致公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民主同盟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民主党派的形成与发展
民主党派是泛指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产生的、介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之间的政党和政治派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民主党派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资产阶级政党,而是带有阶级联盟性质的组织。
中国致公党
洪门致公堂恳亲大会代表合影
中国致公党的创始人之一司徒美堂
“第三党”——中国农工民主党
1930年8月,在国民党左派邓演达领导下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临时行动委员会虽然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蒋介石控制的国民党,但不赞成共产主义,主张临时行动委员会成为在共产党和国民党之外领导中国革命的政党,故当时称为“第三党”。
1931年11月底邓演达被蒋介石杀害。
1947年2月,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
邓演达
民盟诞生
建国同志会
(1939年10月)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941年3月)
中国民主同盟
(1944年9月)
章伯钧
张澜
中国民主建国会
民建成立于1945年12月16日,主要发起人有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
政治纲领的核心是要求民主和建设。集中反映了我国爱国工商业者和知识分子反对独裁统治,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政治要求。
黄炎培
胡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