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农产品流通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思路.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产品流通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思路.doc

上传人:妙玉 2022/7/24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产品流通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思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产品流通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思路
纪良刚 刘东英 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消费、投资、出口”表述的顺序发生了变化,将消费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二五”期间,消费能否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动力,有两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一是农村消因致使农产品供应链难以形成,即缺乏具备供应链核心企业特征的流通主体。
在农产品流通渠道上,与小规模的农产相连接的主要是小规模的贩销商、小规模的批发商以及农贸市场上小规模的零售商,这些主体承担着80%农副产品的流通,但是过小的规模致使主体间的合作与分离都表现为明显的随机性,任何环节的主体都缺乏与链条上其他主体长期合作的动力,也没有协调管理整个链条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及其对生鲜农产品的经营,各方面都寄希望于新型零售商作为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但是由于其他环节主体的组织化程度过低,零售终端的拉动作用有限,频发的零供矛盾更是让这个希望变得十分渺茫。
二、发展农产品流通的着力点与政策建议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第一,扩大各类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各类组织中去。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是居于农户与市场其他主体之间,为农户在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要素和产品的需求与供给活动提供居间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包括经纪人及其组织、拍卖商、农村专业市场、农民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组织等多种组织形式。
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培训,特别是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的农户走上组织化道路。
第二,将农民的利益与各类经济组织紧密联系起来,让农民切实得到更多的实惠。也就是说要将各类组织彻底办成农民自己的组织,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农民不是被动的参与者,而要成为组织决策的制定者和组织利益的分享者,要让组织成为农民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长期而稳定的依托。
第三,借鉴国外合作社聘用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的成功经验,探索农村各种经济组织两权分离的经营体制,降低农民自管带来的由于能力与经验不足引发的经营风险,并保证农民对组织利益的拥有和分享。
,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一是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从地头开始,提高物流的可控性。
第一,制定农产品生产标准,并有相应的质量检测、认证与监督措施与之相配套,保证地头收购时农产品附带有完全的生产质量信息;
第二,制定不同农产品分级分类标准,在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依据农产品外观等物理特征进行分级分类,确保物流伊始能够根据细分市场制定分级配送计划,降低无效物流发生的几率;
第三,制定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储运标准,在包装、标签、温控等方面实现物流全过程的无缝对接,减少农产品的耗损。
二是依托批发市场,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从农产经产地与销地批发市场到零售终端这一物流链条上承载着80%的农副产品物流量,而且这种状态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有鉴于此,提高物流效率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批发市场上。
一方面致力于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在市场准入方面建立规范,提升其信息化水平,依靠缩短信息流时间、增强物流链的快速反应能力,来减少物流损耗,提高物流效率。
另一方面是开发批发市场的流励口工功能,提高仓储配送能力,在仓库占地及建设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引导民营资本依托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