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稻谷的起源
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禾本科稻属 Or yzaL.,一年生草本植物。人类食用部分为颖果,俗称大米。 中国稻作面积约占世界稻作总面积的 1/4,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 1/3,而产量则约为世界上稻谷总产1
稻谷的起源
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禾本科稻属 Or yzaL.,一年生草本植物。人类食用部分为颖果,俗称大米。 中国稻作面积约占世界稻作总面积的 1/4,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 1/3,而产量则约为世界上稻谷总产量的 37%,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45%。在谷类作物中稻米所含有的粗纤维 最少,各种养分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取率均较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粮食。起源、演化与传播 栽培稻起源于野生稻。世界上栽培稻有两个种,即亚洲栽培稻,又称一般栽培稻 O ryza sativaL.和非洲栽培稻O. glaberrimaSteud.。前者普遍分布于全球各稻区,后者现仅在西非有少量栽培。亚洲
栽培稻的祖先是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多年生宿根性的一般野生稻,二者的染色体数均为 2n=24,同属AA 染色体组, 可以杂交牢固。国内外文献关于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有种种说法。主见起源于印度的,有 H.、K.雷米(R amiah)及R.L.M.戈斯(Ghose)、松尾孝岭等。主见起源于 中国的有德堪多(deCondo11e)、R.J.罗舍维兹(Roschevje z)、T.K.沃尔夫(Wblf)等。主见起源于沿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萨姆邦,尼泊尔,缅甸北部,老挝和中国西南部的学者日益增多,有 (Burkill)、张德慈、渡部忠世等人。中川原捷洋还接受酯酶同功酶电泳分析法,争辩各地区水稻品种同功酶的基因型,支持了上述观点。丁颖认为中
国的一般栽培稻,是由中国的一般野生稻演化而来。从喜马拉雅山麓的栽培稻发源地向南传播,经马来半岛、加里曼丹、 菲律宾等岛屿,演化为籼稻;北路进入中国黄河流域,演化为梗稻,约在公元前 300 年传到日本。中国是一般栽培稻种的起源地之一的依据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中国南方地处热
带、亚热带,气候酷热,雨量充分,在东起台湾省,西至云 南省南部;南起海南省南端,北至北回归线以北的湖南、江 西等省,均有一般野生稻的分布。其次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地区发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稻谷、稻米或茎叶遗存的有 3
0 余处。最早的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及浙江桐乡罗家角遗
址,距今都在 7000 年左右。比印度发觉的炭化稻谷的年月早。另外,中国是、粳稻分化发源地之一,从云贵高原水稻 的垂直分布,可明显看出籼、粳稻的演替现象。云南省海拔 在 1750 米以下为籼稻地带,1750~2000 米之间为籼粳稻过渡地带,2000 米以上为籼稻地带。因此也有人认为栽培稻可
1
能起源于中国的云南高原及其邻近地区。
楼
WORD 假如遭到非法关闭,那么,就有可能消灭平安模式问题
WORD 平安模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