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精品文档
中国水电集团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三标段五工区 14局泗
河特大桥
变形观测实施细则
中国水电集团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三标段项目经理部五工区 14局
二00八年六月
精品文档
点的布设
变形测量点由水准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组成。每个独立的监
测网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水准基准点,基准点选用在变形影响范围 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使用时做稳定性检查与检验,并以稳定或相 对稳定的点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基准点的间距控制在 1km左右。工作
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本测区由于地处平原地区,大部分区域属于耕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地,因此工作基点布设在不受施工干扰、地势相对坚实、便长期保存和使用 的稳定土层内,点间距平均约 240m左右。采用 中20mm长150cm顶端平 滑的钢筋打入土中,桩周60cm>60cm>90cm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并编号,点 位与施工控制网平面点位共桩。工作基点引出采用附合水准或闭合闭合水 准。
对观测条件较好的地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变形观测点。 变形观测点 布设位置根据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 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中观测点布置位置进行设置。观测网中,工作 基点应定期与水准基点进行校核。当对沉降观测成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进 行复测校核。
2、 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高差
中误差(mm)
每站局差中误 差(mm)
往返较差、附 合或环线闭 合差(mm)
监测已测高
差较差(mm)
使用仪器、观测方法的要求
三等
vn
DS05或DS1型仪器,按《客 运专线铁路无昨轨道测量技 术暂行规定》二等水准测量的 技术要求施测
3、沉降变形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
等级
高程中误差
(mm)
相邻点局差
中误差(mm)
观测方法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
闭合差(mm)
三等
士1
±
按国家二等精密 水准测量
<
六、沉降观测基本要求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桥梁在不断加荷作 用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 /10~1/20,为此
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DS1或D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 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锢瓦合金水准尺。 我单位在沉降观测实施过程中
采用Trimble Dini03电子水准仪和3m锢钢条码水准尺。
1、人员素质的要求
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 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 对实施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解决。
2、观测时间的要求
桥梁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墩台基础施工完成后 的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使整个观测得 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 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具体观频次 满足表1-1要求。预应力硅梁体变形观测点设置在支点和跨中,每孔梁测点 数量不少于6个;白梁体预应力张拉开始至无硝轨道铺设之前, 应系统观测
梁体坚向变形,张拉前为变形起点,观测频次满足表 1-2要求。
表1-1 墩台沉降观测频次
观测阶段
观测频次
备注
观测期限
观测周期
墩台基础施工完成
全程
何载变化前后各1次
精品文档
梁体坚向变形观测频次
精品文档
或1次/周
预制桥梁
架梁前
全程
1次/周
预制梁架设
全程
前后各1次
附属设施施工
全程
何载变化前后各1次 或1次/周
桥位施工 桥梁
制梁前
全程
1次/周
上部结构施工中
全程
何载变化前后各1次 或1次/周
附属设施施工
全程
何载变化前后各1次 或1次/周
架桥机或运梁车通过
全程
前后各1次
至少进行2次通过前
后的观测
桥梁主体完工-无硝轨道铺设前
》6个月
1次/周
岩石地基的桥梁,一 般不宜少于2月
无硝轨道铺设期间
全程
1次/天
无硝轨道铺设 完成后
24个月
0—3个月
1次/月
工后沉降长期观测
4—12个月
1次/3个月
13—24个月
1次/6个月
观测阶段
观测频次
备注
观测期限
观测周期
梁体施工完成
/
/
设置观测点
块应力张拉期间
全程
张拉前后各1次
梁体弹性变形
桥梁附属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