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关于茶的个人总结.ppt

格式:ppt   大小:9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茶的个人总结.ppt

上传人:88jmni97 2017/7/5 文件大小:9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茶的个人总结.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茶在中国人心目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组成部分。古往今夹,上至宫廷礼仪,下至民间风俗,乃至文士茶会、寺院茶事,茶可谓无处不在。人们以茶为对象,书画记事,诗赋唱和。人们以茶明志,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礼佛,以茶敬祖。茶悄悄融入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形成独特的茶饮文化。随着岁月流逝和时事迁,茶渐渐成了中华民族的举和,宁静,相伴国人数千年,默默地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中国茶文化也形成更为深厚的内涵。
茶的起源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亲而解之”。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说,远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发现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但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这虽然是传说,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但也可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
“茶”的起源
据考察,“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义是“苦菜”,上古时期人们对茶还缺乏认识,仅仅根据它的味道,把它归于苦菜一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人们认识到它与一般苦菜的区别及其特殊功能时,单独表示它的新字也就产生了。
茶叶的专卖制度
唐、宋、元、明、清都实行茶叶专卖制度,尤以北宋茶叶专卖法律厘定的最为细致。
唐朝后期的茶叶专卖:德宗李适建中元年(780年)户部侍郎赵赞以“诸道津要,都会之所,皆置吏,阅商人财货……天下所出竹木茶漆,皆什一税之,充常平本钱”,作为你理由请求德宗向茶叶征税,但没有被接受。四年后,赵赞又以“军需迫蹙,常平利不集时,乃请税屋间架,算除陌钱”而再次请求行税茶之法。793年,德宗历史性的决定向茶叶征税,史称“初税茶”。
北宋时期的茶叶专卖:真宗赵恒乾兴元年(1022年)置榷茶务,“诸州民有茶,除折税钱外,官悉市之。许民以东京输金银钱帛,官给券,就榷务以茶偿之”。也就是说,茶农可以将一部分茶叶折纳两税银,其余的则必须卖给官府的茶场;官府同时也在一定限度内允许民间商人在京城用金银钱帛购买茶叶,由政府发给交引,然后商人拿着引券到官府设置的任一茶场领茶。朝的法律还规定:商人向官府交纳的是茶的价格,领取的茶叶只能在官府规定的地方销售,不得在其他的州、军销售。商人在运送茶叶的过程中,还应当依照规定照章缴纳过、往商税。
金以后的茶叶专卖:金国位于我国的北方,史书上有金为实行茶叶专卖,禁止私贩和限制民间饮茶而厘定“香茶罪赏格”,规定“七品以上官,其家方许食茶,仍不得卖及馈献”的记载。
元朝对茶叶的生产与销售也加以严格的控制和垄断,只是对销售管理的更加严格,在全国各地设置了榷茶马司,以提举茶事兼理马务。
明朝则在秦、洮、河等州设专职机构负责茶务。
清初在陕甘两省设茶马御史专理其事,只是清末茶引之制逐渐废止,但是西藏、陕、甘等处茶引直到1942年国民党政府征收茶类统税时才彻底废弃。
茶仪
民间婚俗。茶仪即聘金。有些人不愿讨价还价议聘,回避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便将聘金称为“茶仪”,意为男家对女方父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