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ppt

格式:ppt   大小:2,077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25 文件大小:2.0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
第1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
要求
掌握:骨折的解剖学特点及股骨头的血液供应
熟悉:两种骨折的常用分类及骨折治疗
掌握: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的异同点 :部位(即骨折线)、体检(包括瘀稳定
Ⅲ型:四部分骨折
大、小粗隆均分离
ⅠA:无移位骨折 ⅠB:移位骨折
ⅡA:大粗隆分离 ⅡB:小粗隆分离
Ⅲ型:大、小粗隆分离
Jensen ., Michaelsen M.: 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 treated with McLaughlin Osteosynthesis.  Acta Orthop Scand  1975; 46:795-803.
第9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
股骨颈骨折分型
(一)按骨折线部位分:
①头下型
(囊内骨折)
②经颈型
(囊内骨折)
③基底型
(囊外骨折)
第10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
Pauwells角:远端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线所构成的夹角
Ⅰ型: Pauwels角< 30°,外展骨折,稳定
Ⅱ型: 30° < Pauwels角< 50°
Ⅲ型:Pauwels角>50°,内收骨折,不稳定
(二)按骨折线的方向

角度越大,剪式应力越大,骨折越不稳定
第11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
Ⅰ型:不完全骨折
Ⅱ型:完全骨折,无移位
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
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
Garden分型临床意义较大
(三)按移位程度分(Garden分型)
第12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
临床表现及诊断
,年龄更大
、肿胀、瘀斑明显
,大粗隆上移,外旋短缩畸形,外旋可达90°
:明确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
1、外伤史:老年人:跌倒,髋部扭转;青壮年:直接巨大暴力
2、髋部疼痛、活动受限(部分病人仍能走路或骑车),肿胀、瘀斑:常不明显
3、局部压痛,纵向叩击痛(+),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短缩畸形,患肢外旋角度:<60°
,CT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颈骨折】
第13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
鉴别
股骨颈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
外旋角度
45°~60°
90 °
局部肿胀
常无明显肿胀
肿胀明显
瘀斑
少见瘀斑
常见瘀斑
第14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
髋部骨折治疗
:转子间骨折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股骨颈骨折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决定是否手术。
:多主张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优点:
(1)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
适用高龄、不能长期卧床者
(2)便于护理,早期离床活动
第15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
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原则
一、非手术治疗:
胫骨结节或股骨髁上牵引:6~8W后扶拐下地
纠正下肢短缩,外旋和髋内翻畸形
因长时间卧床,死亡率高。
二、手术目的及方式:
1,解剖复位
2,恢复股骨矩的连续性
3,矫正髋内翻
4,减少长期卧床的合并症
钉-板髓外系统:DHS(Richards钉) 、 DCS
髓内系统:Gamma钉、 PFN、 PFNA等
第16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
钉-板髓外系统
DHS
(Richards钉)
DCS
第17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
髓内系统:Gamma钉、 PFN、 PFNA等
第18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
股骨颈骨折治疗
治疗方案选择取决于



第19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
股骨颈骨折治疗原则
(1)无明显移位的外展“嵌插”型骨折,保守治疗,可用持续皮牵引6~8周。3个月后考虑扶腋杖下地行走。
(2) 65岁以下,内收骨折或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行内固定术。
(3)65岁以上病人的股骨头下骨折,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会较多,骨折不愈合,如全身情况许可,可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置换术。
特殊:
(1)对年龄过大、体力较差,不宜作手术内固定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者,可作皮牵引,保持下肢于中立位。
(2)儿童和青壮年的股骨颈骨折,往往需要很大的暴力才会造成骨折,以低位经颈骨折为主。很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故应采用内固定治疗。
(3)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可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带血管移植物内固定术
第20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
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方式
复位:手法、牵引、切开复位
固定:
①空心加压螺纹钉:3~4根
②套管滑动螺钉-接骨板(Richard钉、 D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