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风湿性心脏病术后的护理
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即风湿性 心脏病
风湿性病变使瓣环肿胀、炎症侵 及瓣叶,在心脏瓣膜上遗留下瘢 痕。
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占心血 管疾病发病的50%左右。
时宣
x本病多发生于20 ~ 40岁青中年
-3ug/ ( )
呼吸的支持
患者术后常规应用呼吸机治疗,潮气量8-12ml/kg ,呼吸频率10-15次/min ,呼吸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压力支持 (simv+psv)
在病情稳定、神志清醒、握手有力、能够做指令性动作,无严重 心律失常、胸液过多、气胸等重要问题时,可逐步减少呼吸机的 支持,符合拔管条件时,拔除气管插管。
X维持电解质的平衡(钾、钠、钙、镁)
换瓣术后要密切注意电解质的变化,特别是血 钾,当尿多时,不仅变化快,而且对心率、心 律的影响极大,术后当天要每四小时化验血气、 电解质,术后3天内每日最少化验一次,要保 - ,血钙的变化一般不 大,・ ,游离 -
补充,-1g ,术后当天的血清钠一般正
常,由于尿的大量排出,钠随着尿排出体外,
若不注意补钠,次日出现低钠血症,故应及时
补充。
心律失常
首先检查呼吸、容量、电解质、泵入的血管活性药是否是导致心 律失常的原因,没有问题之后,考虑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偶发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无心肌缺血,心 脏完全代偿,暂不需要处理。
心律失常
x 2 .如频发室早,心电图不提示有心肌缺血, 应先用莉多卡因1 mg / kg静扌隹,有效后改为 —1 mg / kg*h静脉泵入,持续3-~20个小时 不等,注意利多卡因的麻醉和精神作用。
x 3・频发室性心律失常伴短阵室速,在利多卡 因效巣不佳时/应加甬胺碘酮/第1小时150 ~ 300mg ,之后按照每天600 ~ 2500mg的量持续 泵入。3 ~ 6小时后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部分 需要口服胺碘酮维持,维持剂量0・2g,每日 3次~ 4次。
心律失常
6 .转复房颤:胺碘酮600 ~1200mg / 24h持续泵入,3 ~ 6小时 后,部分患者就会转为窦性心律,可再维持2—3小时。如4~5 小时还没有转为窦律,可增加胺碘酮剂量到1500mg/24h ,多用 一段时间还会有部分转变过来。治疗无效时,往往都合并有其他 病变,此时不必再转复,而改用洋地黄降低心室率。
1 .抗凝指标以静脉血的I NR (正常凝血酶原时间的倍数)作 为常规监测指标。
2 . INR比值: ~: ~
3 .华法林术后第1天(首剂)用量:
体重>60kg —> 6mg :
体重45 ~ 60kg— 5mg ;
体重 v45kg—
抗凝
4 •术后第1天建立抗凝记录,3 ~ 5天达到预期数值,根据INR比 值调整华法林用量。
5 .房颤(即使在术前)也应按以上抗凝标准应用华法林。
,可暂时用肝素抗凝,能够口服后 改为口服华法林抗凝。
7 .华法林抗凝过度,用Vk中和。
预防术后并发症
竭塞漏裂炎常
衰栓1破膜失
周 律
力栓室内
瓣
心血左心
心
性
- 室
:・.•血
1 2 3 4 5 6 乙
气原因
术前准备不足。
液体入量过多。
术后心肌阻隔时间长。
强心利尿不够。
X
X
处理:充分吸氧。强心利尿治疗。血管活性药物辅助。控制液体 入量。
F栓栓塞
III
X原因:
X Af心率。
抗凝不当。
有血栓栓塞史。
处理:
术后早期抗凝。
项术后纠正Af心率。
原因:瓣环组织因素。缝合技术因素。心内膜炎。
处理:无症状可随诊观察。有心慌、气短、胸闷伴贫血、血红蛋 白尿等,诊断明确应及早二次手术。
%室破裂
X原因:
翼过度清除瓣环的钙化灶,导致瓣环损伤。
置换的瓣环过大,压迫心肌及瓣环。
X在较小的左室植入过大的高支架人工瓣损伤心 肌。
X左室中心部内膜被剪刀、硬质吸引器、人工瓣 膜支架或手术器械损伤。
M 一次大量注入正性肌力药物,心脏剧烈收缩。
表现:心包腔内有大量血液;血压剧降。心包引流液增多,色鲜 红I温暖。
处理:迅速建立体外循环,行左室破裂修补术。
心内膜炎
X原因:
长期患病身体衰弱、消瘦、抵抗力低。
术中、术后感染。
不合理应用抗菌素。
表现:长期发热、厌食、消瘦、WBC f、血培养阳性,印形成赘 生物。 1
心内膜炎
预防及治疗
注意无菌操作。
术后10天仍有发热,经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