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文档名称: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技术规范》要点介绍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10,226KB   页数:6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技术规范》要点介绍课件.pptx

上传人:gxngqvk 2022/7/26 文件大小:9.9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技术规范》要点介绍课件.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2016 要点介绍
一、本规范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关系
二、修编概况
三、主要修编内容
——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技术规范
一、本规范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关系
海绵项目主体工程同 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应采取确保人身安全、使 用及维修安全的措施。
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应结合室外总平面、园林 景观、建筑、给水排水等专业相互配合设计。
建设用地内应对年雨水径流总量进行控制,控 制率及相应的设计降雨量应符合当地海绵城市规 划控制指标要求。
排入市政雨水管道的污染物总量宜进行控制。排入 城市地表水体的雨水水质应满足该水体的水质要求。
减排雨量→减少污染物
弃流→减少污染物
雨水控制及利用设施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 保护并合理利用场地内原有的水体、湿地、坑塘、 沟渠等;
应优化不透水硬化面与绿地空间布局,建筑、 广场、道路周边宜布置可消纳径流雨水的绿地;
建筑、道路、绿地等竖向设计应有利于径流汇 入雨水控制及利用设施。
雨水控制及利用应优先采用入渗系统和收集回用 系统,当受条件限制或条件不具备时,应增设调蓄 排放系统。
同时设有收集回用系统和调蓄排放系统时,宜合 用雨水储存设施。
雨水入渗宜优先采用下凹绿地、透水铺装、浅沟 洼地入渗等地表面入渗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庭院、广场等硬化地面宜 采用透水铺装,硬化地面中透水铺装的面积比例不宜 低于40%。
小区内路面宜高于路边绿地50mm~100mm,并应 确保雨水顺畅流入绿地。
绿地宜设置为下凹绿地,下凹绿地面积占全部绿 地面积的比例不宜低于50%。
非种植屋面雨水的入渗方式应根据现场条件,经 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比较确定。
28
传统开发:绿地高于道路,道路下面铺设雨水管道
29
无传统雨水排水设施
雨水积蓄利用,提升景观效果
海绵体(LID):绿地低于道路,地下无雨水管道
30
建设用地内应对雨水径流峰值进行控制,需控制利用 的雨水径流总量应按下式计算。当水文及降雨资料具备 时,也可按年分析确定。
W =10(Ψc-Ψ0)hy F ()
W——需控制及利用的雨水径流总量(m3);
Ψc——雨量径流系数;
Ψ0——控制径流峰值所对应的径流系数,应符合当地规划 控制要求;
hy——设计日降雨量(mm);
F ——硬化面汇水面积(hm2),应按硬化汇水面水平投影 面积计算。
: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工艺的规划量化计算
工程中三种基本系统
雨水资源化利用量和水质
绿化、道路及广场浇洒、车库地面冲洗、车辆冲 洗、循环冷却水补水等的最高日用水量应按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执行,平均 日用水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50555执行。
︿﹀
渗透设施的日雨水渗透(利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
式中Ws——渗透量(m3);
α——综合安全系数,~;
K——土壤渗透系数(m/s);
J——水力坡降,一般可取J=;
As——有效渗透面积(m2);
ts——渗透时间(s),按24h计。
Ws  KJAs ts
系统设施计算
单一系统渗透设施的渗透能力不应小于集水面 需控制及利用的雨水径流总量,当不满足时,应增 加入渗面积或加设其他雨水控制及利用系统。入渗 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As= W/( K J ts)()
单一雨水回用系统的平均日设计用水量不应小于集 水面需控制及利用雨水径流总量的30%。当不满足时, 应在储存设施中设置排水泵,其排水能力应在12h内排 空雨水。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应设置储存设施,其储水量应按 下式计算。当具有逐日用水量变化曲线资料时,也可 根据逐日降雨量和逐日用水量经模拟计算确定。
Vh=W- Wi ()
Vh——收集回用系统雨水储存设施的储水量(m3);
Wi——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m3),应根据本规范式

雨水调蓄排放系统的储存设施出水管设计流量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当降雨过程中排水时,应按下式计算:
Q'=Ψ0 q F ()
式中:Q'——出水管设计流量(L/s);
Ψ0——径流系数,;
q——暴雨强度(L/),按2年重现期计算。
2当降雨过后才外排时,宜按6h~12h排空调蓄池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