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分析原因找问题,查漏补缺促提高
期中考试结束了,针对这次考试我们组对试卷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结合平时的教学和单元考试,现将我们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 注重审题,教会方法
审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中之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不会审题。
-6)X4-6=58。线段图的运用、数与形的结合,充分展现了量 与量之间的联系,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而且实现了形象思 维与抽象思维的互补。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字和形状的紧密 联系不仅能 够实现抽象和直观的转化,通过多元化和有效的数形结 合的 教学模式,也能锻炼小学生将直观图形抽象成数字的能力。
四、概念教学 训练思维
本次试卷核心点就是概念。最突出的就是倍的考点。知道标准量 不变,比较量改变,倍数也改变,无形中渗透正比例思想。就王老师 讲的“倍的认识“一课,王老师对概念教学把握特别到位。倍是建立 在“份儿”的基础上,也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来学习。王老师在教学 中体现出层次性,一步一个台阶来展开概念教学。注重数形结合并制 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从看、说、圈、摆的环节来设计教学。又从摆图 到看图,再到摆脱直观,用数字说出倍数关系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倍 概念理解和运用,同时通过改变萝卜的数量,直观形象深化建立倍的
概念,摆小棒强调一份数是同样多,而且有几个这样的同样多来建立 倍数关系。把握到位更能体现在课堂上,她用巧妙的设疑和及时的追 问来构建一倍与几倍之间的联系,并能及时捕捉课堂上学生自己生成 出来的知识,也是难点的突破,达到教学效果。本次考试题:解决问 题的第 4 小题就是关于倍的问题。
五、思维外化,落在笔头。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的问题心里明白,却不会表达,尤其 是说思路说方法设计方案这种问题上,孩子就迷茫了。所以在平时教 学中培养注重孩子口述能力,并会清晰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简单总 结方法是:1、看算式说思路。2、因为所以做比较同时训练孩子把想 法写出来,落实到笔头上。(小卷 7 题)
六、知识立体,优化整合
面对大量丰富复杂的教学资源,教师要通过捕捉有效的教学资
源,合理地筛选,有效整合,提高教学资源的适切性。借用、 活用、精用、巧用、慎用教学资源。
1、广泛取“材” 关注新旧教材的调整优化情况;对比新旧版本教材 案例;收集各类数学阅读知识,聚焦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学生生 活经验;研究综合练习中的基本题、变式题、综合运用、教学思考、 错题举例与分析等;拓展数学实践活动中数学游戏,从细处着手,从 微中见大,开发各类资源为我们教学所用。
2、合理选“材”
面对大量丰富复杂的教学资源,我们要通过捕捉有效的,合理地
筛选,有效整合优化,提高教学资源的适用性,从而切实为教学活动 增添情趣。
3、高效用“材”, 增值和挖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整合优化后,我们可以自然地追求愉悦而富有生活情趣 的数学课堂。它尊重了学生的生命,引领了学生的成长,势必能更优 越地拓宽视野,提升数学素养,改变思维方式,真正达到“做数学” 的境界,使教学资源增生超出数学领域的魅力。 如:时间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理解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三年级教材编排,第一单元就是时分秒的认识。以往单元考试平均分 就是八十几分。与一二年级成绩相比相差很大,而且出现不及格的人 数。因此,遵循学生认知时间的“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