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膝关节损伤护理常规
第1页,讲稿共13张,创作于星期三
Contents
概念
1
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
2
术后护理常规
3
第2页,讲稿共13张,创作于星期三
概念
膝关关于膝关节损伤护理常规
第1页,讲稿共13张,创作于星期三
Contents
概念
1
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
2
术后护理常规
3
第2页,讲稿共13张,创作于星期三
概念
膝关节损伤:膝关节由股、胫、髌、腓骨构成,其构造复杂,是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关节。膝关节损伤包括骨结构和软性结构的损伤,软性结构包括韧带(交叉韧带,副韧带,支持带,肌腱)、半月板、关节软骨和关节周围其他组织。
第3页,讲稿共13张,创作于星期三
*
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
1、膝关节疼痛:轻度韧带扭伤时,膝部某处常突然疼痛,但是往往立即减轻,能继续坚持比赛;如受伤时膝内有啪啦声,同时伴有局限性撕裂样剧痛,患肢不能持重,不能行走,提示可能发生韧带完全撕裂或膝关节联合损伤。
2、膝关节肿胀:膝关节扭伤者,肿胀较轻,局限于某一处;如韧带完全断裂,则局部肿胀较大,并有皮下淤斑,浮髌试验阳性。
3、膝关节压痛:扭伤不同部位都会出现压痛,如在压痛点处扪到局部组织有缺损性凹陷,多为韧带完全断裂的表现。
4、膝关节活动障碍:伤后膝关节周围肌群肌痉挛,使膝关节处于轻度屈曲位置,但病人能主动缓缓将膝关节伸或屈至正常范围。
5、膝关节交锁:关节交锁见于半月板部分撕裂、十字韧带断裂、内侧副韧带断裂;内侧副韧带断端嵌顿在关节间隙间而引起。
第4页,讲稿共13张,创作于星期三
术后护理常规
接手术:安置心电监护,吸氧,冰敷,体位,超导治疗。
管道的管理:妥善固定各类管道。
血浆引流管:开放的时间为关节腔灌注的回来就打开。血管瘤的患者遵医嘱。更换的时间:术后第一天更换为负压引流瓶,记录引流的性质、量。术后48小时引流量小于50ml,拔管。
留置针:术后第一天下午拔针(没有输液的情况下)。
尿管:关注患者的主诉,避免自行拔管事件的发生。后夜尽量不要拔尿管。不便于观察。
第5页,讲稿共13张,创作于星期三
术后护理常规
术后切口的管理 :切口部加压包扎,观察局部渗血。肢端的血循环。加压冰敷。
注意:弹力绷带松紧、皮色、皮温及末梢动脉搏动
体位管理:抬高、保暖。膝下垫软枕,抬高患肢15- 20°。
第6页,讲稿共13张,创作于星期三
术后护理常规
疼痛管理:疼痛管理临床路径。
药物的选择
用药方式的选择
用药时间的选择
第7页,讲稿共13张,创作于星期三
术后护理常规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没有医嘱严格要求的与术前用抗生素间隔6-8小时。
,第二剂与首剂相隔20-24小时,第三剂与第二剂相隔24小时注射。
注意:对肝素及低分子肝素过敏禁用、有严重凝血障碍的患者禁用、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或有出血倾向的器官损伤者禁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者禁用(心脏瓣膜置换术所致的感染除外)。
注意事项:(肌注可致局部血肿)应皮下注射,患者平躺后进行注射。部位:左右腹壁的前外侧或后外侧皮下组织内交替给药。捏起皮肤垂直进针。
用药后的观察?
第8页,讲稿共13张,创作于星期三
术后护理常规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最常见)
(1)出血少 ,可自行吸收 ,不影响关节功能恢复
(2)大量出血
表现:进行性加重疼痛,肿胀明显 ,伤口敷料渗血多
处理:穿刺 、抽出积血、加压包扎 ,冰敷
2: 感染
后果: 严重膝关节功能障碍, 预后不良
情况1:一般体温≤38° C,突然明显升高,且伤口反跳痛
检查伤口 , 关节穿刺 、涂片 ,判断伤口感染
情况2:体温持续 38~39 °C ,膝部红、 肿、 热、痛
急查血常规、细菌培养 ,应用敏感抗菌素
第9页,讲稿共13张,创作于星期三
术后护理常规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3 :关节腔积液 (vs积血)
表现:关节肿胀 ,疼痛轻,术后 4~8h滑膜刺激后反应(膝关节张力大 ,肿胀明显 ,浮髌试验+)
处理:穿刺抽吸
4:粘连性关节炎
表现:痛阈低,拒绝短期内活动膝关节
5: 深静脉血栓
表现:小腿后方疼痛 ,小腿及踝关节肿胀明显 ,远端皮色发青,皮温低 ,足背搏动弱。
处理:患肢静脉造影确诊, 溶栓药物。
第10页,讲稿共13张,创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