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沉降监测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8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沉降监测方案.docx

上传人:sunhongz2 2022/7/26 文件大小: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沉降监测方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组织机构 2专业工程施工方法
铁路工程施工方法
公路工程施工方法
地铁工程施工方法
车间、区间施工组织筹划
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方法
基坑围护施工方法
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坑开挖施工方法
主体结构施工方法
防水施工方法
定、监测仪器的埋设和调试、监测数据的收集、整 理和分析,并采用先进可靠的计算软件,及时、快速、准确地反馈信息、 指导施工。
以利于及时发现异常,及早采取措施。

为保证周边环境安全和施工安全, 应进行必要的施工监测,并定期(每 半月)向业主、设计、施工和监理提供监测资料。当监测显示有不正常情 况时,应立即向业主、设计、施工和监理报告。一般地段,地面变形的限 值根据基坑变形保护等级及基坑深度确定,特殊地段详专门的变形控制要 求。
施工监测应实行预警、警戒、极限三级管理。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具监控量测项目见《监控量测项目 表》。
基坑监测项目
厅P
监测 对象
监测项目
测点布置
监测频率
要 求
1
围护桩 或墙
桩(墙)顶沉 降
桩冠梁上测点间距8〜
15m
基坑开挖时,1 次/大,主体结 构施工时1次 /2天
必 测
2
桩(墙)顶水 平位移
必 测
3
桩内力
长短边中点,竖向间距5m
宜 测
4
桩界面内、外 侧向压力
长短边中点,竖向间距
5m,沿基坑长边每 25〜
30m设观测断面
必 测
5
桩变形监测
必 测
厅P
监测 对象
监测项目
测点布置
监测频率
要 求
6
水平钢 支撑
支撑
测点布置在支撑的两头或 中点
开挖初期1次/ 天,主体结构 施工时1次/2 天
必 测
7
临时柱
垂直沉降
侧点布置在立柱顶部表面
基坑开挖1次/ 天
必 测
8
基坑底
土体分层竖向 位移
基坑中央、距坑底边缘1/4 底宽处以及特征变形点必 设
基坑开挖
1次/天
必 测
9
地层
地表沉降
长短边中点,沿基坑长边 每25〜30m设观测断面; 基坑深度变化与断面变化 处应加密测点
1次/天
必 测
10
土体分层沉降 位移
11
土侧压力
每隔3m或土层变化处
1次/天
11
地下 管线
地下管线沉降 及位移
根据管线状况并与管线管 理单位协调后布置
基坑开挖1〜2 次/天
必 测
12
相邻 建筑
垂直沉降
可设在建筑物的四角(拐 角)上,每栋建筑物不少 于4个沉降测点、两组倾 斜测点。测斜时在墙面上、 下垂直布置两个点
1次/天
必 测
13
倾斜
14
裂缝观察
15
地下水
坑内、外水位
坑内四角点,长短边中点; 坑外每40m设测点,距边 缘2m
1次/1〜2天
必 测
16
坑内、外地下 水水压
必 测

监测数据反馈程序
监测反馈程序见《监测反馈程序图》。
监测数据处理
现场量测所得的数据应及时整理,并将量测数据绘制成散点图,然后 根据散点图绘制出分布形状,由于现场所得的原始数据包含着偶然误差的 影响,具有一定的离散性,所以应采用数学方法回归分析,预测该测点可
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或应力值
监测反馈程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