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防水混凝土结构.doc

格式:doc   大小:2,77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防水混凝土结构.doc

上传人:艾米 2022/7/26 文件大小:2.7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防水混凝土结构.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防水混凝土结构
防水混凝土结构
防水混凝土结构是依靠混凝土本身的增水性和密实性来达到防水的目的,用于工程上可兼起结构物的承重、围护、防水三重作用,与一般卷材防水相比,具有工序少,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可改轮车或吊斗运送到搅灌地点;道路应平整,并尽量减少运输中转环节,以防混凝土产生离析,水泥浆流失;如发现有离析现象,在浇筑前应进行二次拌合。
4、混凝土浇灌拌好的混凝土要及时浇筑,常温下应在30min内运至现场,于初凝前浇筑完毕;如运距较远或气温较高时,宜掺缓凝型减水剂。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对厚度大于或等于25cm的结构宜为1~3cm;厚度小于25cm及钢筋稠密的结构直为3~5cm。混凝土人模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0m,超过时应用串简、溜精、溜管或开门子下料,进行分段分层均匀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为25~30cm,相邻浇筑面必须均衡,不留垂直高低搓,必须留搓时,应作成斜面,其坡度不大于1/7。
5、混凝土振捣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插入式振动器插点间距不应大于50cm;振捣时间宜为10~30s,振捣到表面泛浆无气泡为止,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表面再用铁锹拍平拍实,待混凝土初凝后用铁抹子抹压,以增加表面致密性。
6、施工缝的位置及接缝形式
防水混凝土结构应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必须留设时,底板和顶板只允许留垂直施工缝,留在结构的变形缝或后浇缝带处;墙体一般只允许留水平施工缝,其位置留在底板面上部200~300mm处,不得留在剪力或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墙交接处;如墙体需留垂直施工缝,应留在结构的变形缝、后浇缝带处。墙体水平施工缝的形式可做成企口缝、高低缝、平缝、平缝加止水钢板或橡胶或塑料止水带等(图4-3)。当墙厚在30cm以上
时,宜用企口缝;墙厚小于30cm时,可采用高低缝或平缝安止水片。止水片采用钢板时,接缝处用电弧焊连接封闭;用橡胶或塑料止水带应用热压胶结。如墙体留垂直施工缝,亦应留在结构的变形缝或后浇缝带处,一般留凹形企口缝或垂直平缝埋设橡胶止水带或钢板止水片,以延长渗漏路线。
7、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新旧混凝土接搓处,继续浇筑前,施工缝处应凿毛,清除浮浆及松散石子,用水冲洗保持湿润,用相同等级减半石子混凝土或去石子水泥砂浆先铺20~25mm厚一层,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8、养护
防水混凝土浇筑后4~6h应覆盖浇水养护,3d内每天浇水4~6次,以后每天浇水2~3次,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9、拆模
防水混凝土结构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时,方可在其上面继续进行下道工序,达到70%时,方可拆模。
10、冬期施工
混凝土冬期施工,当气温在 st以下宜采用综合蓄热法,搅拌用水适当加热,并适当掺加早强型外加剂,使混凝土浇筑人模温度不低于十5℃;模板及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和草垫进行严密覆盖保温。拆模时,混凝土结构表面与周围的气温差不得超过15℃。拆模后地下结构应及时分层回填上并夯实,不得长期暴露,以避免因于缩和温差产生裂缝,并有利于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和抗渗性的提高。冬期施工不宜采用蒸汽养护法或电热养护法。
五、质合标准
(一)主控项目
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剂及预埋件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2、防水混凝土必须密实,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