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
专 业 地理科学
班 级 1202班
姓 名 陈俊霞
学 号 20211190102
成 绩
日 期2021年6月19日
目录
一、实习目的 2
二的描述
土壤颜色可以反映土壤的矿物组成和有机质的含量。很多主要土类就是以土壤颜色来 命名的。
鉴别土壤颜色可用门塞尔色卡进展比照确定土色,该比色卡的颜色命名是根据色调、 亮度、彩度三种属性的指标来表示的。色调即土壤呈现的颜色。亮度:指土壤颜色的相对 亮度。把绝对黑定为 0,绝对白定为 10,由 0 到10 逐渐变亮。彩度:指颜色的浓淡程度。 例如:5YR4/6表示:
色调为亮红棕色,亮度为 4,彩度为 6。
使用比色卡注意点:
〔1〕比色时光线要明亮,在野外不要在阳光直射下比色,室内最好靠近窗口比色。
2〕土块应是新鲜的断面,外表要平。
3〕土壤颜色不一致,那么几种颜色都描述
通过土壤湿度的观察,能局部看出土壤墒情这个主要肥力特征,可分为干、润、湿润 潮润、湿五级。
〔1〕干:土壤放在手中不感到凉意,吹之尘土飞扬。
〔2〕润:土壤放在手中有凉意,吹之无尘土飞扬。
〔3〕湿润:土壤放在手中有明显的湿的感觉。
〔4〕潮润:土壤放在手中,使手湿润,并能捏成土团,捏不出水,捏泥粘手。
〔5〕湿:土壤水分过饱和,用手挤土壤时,有水分流出。
质地
土壤中各种粒径土粒的组合比例关系叫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根据其机械组成的近似 性,划分为假设干类别,这就叫质地类别,土壤质地对土壤分类和土壤肥力分级有重要意 义。
在野外鉴定土壤质地通常采用简单的指感法〔见表 1〕。
表 1 土壤质地指感法鉴定标准
质地名称
国际
制
苏联
制
土壤状态
干捻感觉
能否湿搓成球
〔直径1厘米〕
湿搓成条状况
〔2毫米粗〕
砂土
砂土
松散的单粒状
研之有沙沙声
不能成球
砂质
壤土
砂壤
土
不稳固的土块
轻压即碎
有砂的感觉
可成球、轻压 即碎无可塑性
不能成条
勉强成断续的
短条,一碰即
断。
壤土
轻壤
土
土块轻搓即碎
有砂质感觉, 绝无沙沙声。
可成球,压扁时,
边缘有多而大的
裂缝
粉砂
壤土
有较多的云母
片
面粉的感觉
可成球,压扁, 边缘有大裂缝
粘壤
土
中壤
土
干时结块,
湿时略粘
干土块较难捻
碎。
湿球压扁边缘 有小散裂缝。
壤粘
土
重壤
土
干时结大块, 湿时粘韧
土块硬,很难捻
碎
湿球压扁边缘 有细散裂缝。
细土条弯成的
园环外缘有细
裂缝。
细土条弯成的
园
环外缘无裂缝
压
扁后有裂缝。
粘土
粘土
干土块放在水
中
吸水很慢,湿时
有滑腻感。
土块坚硬,捻不
碎,
用锤击亦难粉
碎。
湿球压扁的 边缘无裂缝。
压扁的细土环 边缘无裂缝。
如果土壤中砾质含量较多,那么要考虑砾质含量来进展土壤质地分类,砾质含量的分 级标准如下,石质大于 2mm 直径砾石的含量〔见表 2〕:
表 2 砾质含量分级标准
砾质定级
砾质程度
面积比例
非砾质性
极少砾质
5%
微砾质性
少量砾质
5〜10%
中砾质性
多量砾质
10〜40%
多砾质性
极多砾质
>40%
土壤构造 土壤构造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经外力分开,沿自然裂隙散碎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单位 个体。
土壤构造大多按几何形状来划分,目前采用的构造分类标准如表 3。
表 3 土壤构造分类表〔按查哈洛夫〕
类
型
种
大小
I、类:
构造体三轴等长
一、面棱不明显、形体不明显
直径大小
块状
大块状 小块状
>10cm
10〜5cm
5~3cm
团块状
3~1cm
、面棱显著、构造单位明显
横断面大小
、圆顶柱状
U、类:
构造体沿垂直轴发育
、尖顶柱状、大棱柱状
大核状 核状 小核状
大粒状 粒状 小粒状
大柱状 柱状 小柱状
棱柱状
小棱柱状
20〜10mm
10〜7mm
7~5mm
5~3mm
3〜1mm
横断面大小
>5cm
5~3cm
<3cm
>5cm
5~3cm
3~1cm
、片状
皿、类:
构造体沿水平轴发育
片 板 页 叶
状 状 状 状
>5mm
5~3mm
3〜1mm
<1mm
、鳞片状
泡沸状
粗鳞片状
小鳞片状
>3mm
3~1mm
<1mm
、垡状
W、类〔附加〕
机耕作用形成,构造面不明显,棱 角明显。
新犁后的犁垡
二、碎块、晒垡冻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