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二 土壤质地的测定/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一、实验时间:
二、实验地点:
三、小组成员:
四、实验目的: 土壤质地是土壤的重要特性,是影响土壤肥力高低、耕性好坏、生产性能优劣的基 本因素之一。测定质地的方法有简易手测鉴定法、比重计烘箱(105C)中烘至 恒重(约6小时),冷却称重,计算吸湿水含量和烘干土重。
J z
:酸性土壤(50克样品),然后,常用煮沸法对样品 进行物理分散处理,即在已加分散剂的盛有样品的500毫升三角瓶中,再加入蒸馏水或 软水,使三角瓶内土液体积约达250毫升,盖上斗,摇动三角瓶,半小时。
:三角瓶内土液全部转入沉降筒,但洗入沉降 筒的悬液量不能超过1000毫升。
将留在小铜筛上的>1毫升砾砂粒移入铝盒内,倾去上部清 液,烘干称重并计算百分数,用>3,3-1毫米孔径筛分,>3,3-1 毫米砾石或砂粒分别称重并计算百分数。
将盛有土液的沉降筒用蒸馏水或软水定容至1000毫升,放置 于温度变化小的室内平放桌面上,排列整齐,编号填入记录表, 并准备比重计,秒表(或闹钟),温度计(± °C)等。
测定悬液比重:将盛有悬液的沉降筒置于昼夜温度变化较小的平稳试验桌面上, 测定悬液温度,用搅拌棒搅拌悬液1分钟(上下各约30次),记录开始时间,按表1-1中 所列温度时间和粒径的关系,根据所测液温和待测的粒级最大直径值,选定测比重计度 数的时间,提前将比重计轻轻放入悬液中,到了选定时间即测记比重计读数,将读数进 行必要的校正后即代表直径小于所选定的毫米数的颗粒累积含量,按照上述步骤,就可 、、。
原始记录数据
①.首先量取了 10g混合风干土,。%
②.当时实验室温度为32C,温度校正值为+。
③.土粒直径小于1mm,我们组取了风干土 50g (),制备成1000ml的悬液。
土粒直径
测量时间
比重计读数
<
45秒
<
19分钟
13
<
1小时25分钟
11
<
48小时
7
土粒粒径
铝盒编号
铝盒空重
烘干土重(不含铝盒)
>2mm
55
-=
1〜2mm
70
-=
〜1mm
163
-=
6.结果计算
①将风干土样重换算成烘干样品重
烘干土样重(克)
风干土样重(克)
吸湿水%+100
x100
②对比重计读数进行必要的校正
校正值=分散剂校正值+温度校正值
其中:a、分散剂校正值=加入分散剂的毫升数x分散剂的当量浓度x分散剂毫克当量重量 (毫克)xl0-3 (g/l)
-2。
校正后读数=原读数一校正值
③小于某粒径土粒含量%=
校正后读数 烘干土样重
x100
大于1mm粒径土粒含量%=(>1mm颗粒烘干重/烘干土样重)*100%
将相邻两粒径的土粒含量百分数相减,即为该两粒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