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杨绍东 学号:100204122
班级:A10轮机1
实验名称:共振法测杨氏模量 实验指导老师:卢立娟 实验时间:
共振法测量固体材料的杨氏模量
、实验目的
1学会用动态悬挂法测量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杨绍东 学号:100204122
班级:A10轮机1
实验名称:共振法测杨氏模量 实验指导老师:卢立娟 实验时间:
共振法测量固体材料的杨氏模量
、实验目的
1学会用动态悬挂法测量材料的杨氏模量.
2学会用外延法测量,处理实验数据.
3了解换能器的功能,熟悉测试仪器的使用.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使用常用实验仪器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细棒(长度比横向尺寸大很多),
(棒的横振动)满足
动力学方程
8 2 门 | YI 6 4 丑 _ ° d12 p5 6x4
式中门为棒上距左端x处横截面的z方向位移,Y为该棒的杨氏模量,单位为N/m2, P为材料密度,
S为棒的横截面积,S为某一截面的惯量矩。
由该方程及边界条件,可解出杨氏模量:
Y _ x 10-3 pL^S①2 _ x 10-2 x 罕 f 2
上式中m为棒的质量,f为圆棒的基频频率.
对于直径为d的圆棒,惯量矩I = jj z2dS =四,代入上式得: 64
S
Y _ 拓067 号f 2
实验中就是以悬挂点位置为横坐标,以相对应的共振频率为纵坐标作出关系曲线,用外延测量 法求得曲线最低点(即节点)所对应的频率即为试棒的基频共振频率f].再由上式可求得杨氏模量 Y。
三、实验仪器
YM-2动态型杨氏模量测试台,FB209型动态杨氏模量测试仪,通用示波器、试样棒(铜、不锈 钢)、天平、螺旋测微计等.
四、 实验内容
1测量试样棒的长度L,直径乙质量m,为提高测量精度,要求以上量均测量3—5次.
2测量试样棒在室温时的共振频率/1.
安装试样棒:将试样棒悬挂于两悬线之上,要求试样棒横向水平,悬线与试样棒轴向垂直, 两悬线挂点到试样棒的端点距离相同,并处于静止状态.
连机:将测试台、测试仪器、示波器之间用专用导线连接.
开机:分别打开示波器、测试仪的电源开关, 衰减大小,调节频率旋钮显示当前输出频率.
鉴频:待试样棒稳定后,调节“频率调节”粗、细旋钮,寻找试样棒的共振频率1.
外延法测共振频率/1:因f1值随悬线位置不同而略有变化。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将两悬线支 架同时从距两端20mm处开始,每次向内移动5mm,直至50mm处(35mm处不测),分别测出相 应的共振频率f1.(自行设计数据记录表格)
以悬挂点位置x为横坐标,以相对应的共振频率为纵坐标作出关系曲线,求曲线最低点(即 节点)所对应的频率(即是试棒的基频共振频率f1).
五、 数据分析
1测量试样棒的长度L
次数
1
2
3
平均值
长度L (cm)
( -)2 + ( -)2 + ( -)2
A 类不确定度为 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