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实验五--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实验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57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五--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niupai11 2022/7/27 文件大小:5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五--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实验报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实验目的
1、观察显微镜下滑移绒、变形孪晶与退火孪晶的特征;
2、了解金属经冷加工变形后显微组织及机械性能的变化;
3、讨论冷加工变形度对再结晶后晶粒大小的影响。
二、概 述
1 显微镜下的滑移线与变形挛晶
金属受力超过弹性 晶界与滑移带分辨不清,呈纤维状组织。
由于变形的结果,滑移带附近晶粒破碎,产生较严重的晶格歪扭,造成临界 切应力提高,使继续变形发生困难,即产生了所谓加工硬化现象。随变形程度的 增加,金属的硬度、强度、矫顽力、电阻增加,而塑性和韧性下降,本实验的任 务之一就是测定不同变形程度的a—Fe,的硬度变化,从而建立变形度对性能影 响的关系曲线。
3、 形变金属在加热后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加工硬化后的金属,由于晶粒破碎,晶格歪扭、位错密度、空位和间隙原子 等缺陷的增加,使其内能增加,金属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力求恢复到稳定状态的 趋势加热则之创造了条件,促进这一过程的进行。
变形后的金属在较低温度加热时,金属内部的应力部分消除,歪曲的晶格恢 复正常,但显微组织没有变化,原来拉长的晶粒仍然是伸长的。这个过程是靠原 子在一个晶粒范围内的移动来实现的,称为回复。这时金属可部分地恢复舰械性 能,而物理性能,如导电性,几乎全部恢复。
变形后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时,发生再结晶过程,显微组织发生显著 变化。再结晶使金属中被拉长的晶粒消失, 生成新的无内应力的等轴晶粒,机 械性能完全恢复。如变形60%的a黄铜经270C再结晶退火后, 其组织是由许 多细小的等轴晶粒及原来纤维状组织组,温度继续升高,纤维状组织全部消失为 等轴晶粒,此后温度再升高,就发生积聚再结晶,温度愈高,晶粒愈大。
在a—黄铜组织内,经再结晶退火后能看到明显的退火孪晶,是与基体颜色 不同、边很直的小块。退火孪晶的产生是再结晶过程中,面心立方结构的新晶粒 界面在推移过程中发生层错观象所致。
对于立方晶系的金属,当变形度达到了 70〜80%以上时,最低(开始)的再
结晶温度与熔点有如下关系:
T =(绝对温度计) 再 熔化
金属中有杂质存在时,最低的再结晶温度显著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杂 质均使再结晶温度升高。
为了消除加工硬化现象,通常退火温 度要比其最低再结晶温度高出 100—
2001。
变形金属经过再结晶后的晶粒度,不仅会影响其强度和塑性,而且还会显著 影响动载下的冲击韧性值。
再结晶后晶粒的大小,不仅与再结晶退火的温度有关,而且与再结晶退火前
的变形度有关。在同一再结晶退火温度下,晶粒度的大小与预先变形程度的关系,
当变形度很小时,由于晶格歪扭程度很小,不足以引起再结晶,故晶粒大 小不变。当变形度在2〜10%范围内时,金属中变形极不均匀,再结晶时形核数 量很少,再结晶后晶粒度很不均匀,晶粒极易相互并吞长大,这样的变形度称“临 界变形度”。大于临界变形度后,随着变形度的增加,变形愈均匀,再结晶时的 形核率便愈大,再结晶后的晶粒便愈细。
在进行冷塑性变形时,应尽量避免在临界变形度下变形,而采用较大的变形 度,以获得较细小的品粒,临界变形度,因金属的本性及纯度而异,铁为 7—15%, 铝为 2〜4%。
三、实验任务
1、测定纯铝再结晶盾晶粒大小与变形度的关系 9;
2、测量工业纯铁不同变形度(0%、20%、40%、60%)试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