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防火防爆及消防知识
第1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三
一、燃烧知识
二、爆炸知识
三、防火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
四、消防灭火知识
五、灭火器配置
六、火灾防护与逃生知识
第2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三
一、燃烧
松木
250
纸张
130
胶布
325
漆布
165
涤纶纤维
390
蜡烛
190
棉花
210
几种物质的燃点
第12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三
2)闪燃与闪点
各种液体的表面都有一定量的蒸气,蒸气的浓度取决于该液体的温度: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而成的气体混合物,一遇火源即产生闪火的瞬间燃烧、这种燃烧现象称为闪火或闪燃。
液体发生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即为液体的闪点。
通常用闪点来表示可燃物火灾危险性的大小。一般称闪点小于或等于45℃的液体为易燃液体,闪点大于45℃的液体为可燃液体、而闪点低于28℃的可燃物称为一级火灾危险品。
第13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三
液体根据闪点分类分级
种类
级别
闪点(℃)
举例
易燃液体
Ⅰ
T≤28
汽油、甲醇、乙醇、乙醚、苯、甲苯、丙酮、二硫化碳等
Ⅱ
28<T ≤ 45
煤油、丙醇等
可燃液体
Ⅲ
45 < T ≤ 120
戊醇、柴油、重油等
Ⅳ
T>120
植物油、矿物油、甘油等
第14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三
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另一种分类
甲类:一级易燃液体,闪点<28 ℃,如 汽油、苯、乙醇
乙类:二级易燃液体,闪点28—60 ℃,如 煤油、松节油
丙类:可燃液体,闪点>60 ℃,如 柴油、润滑油等
第15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三
液体名称
闪点(OC)
液体名称
闪点(OC)
石油
20~100
乙醇
14
乙醚
-45
松节油
32
汽油
-50~30
煤油
28
苯
10~15
柴油
50~90
甲苯
6~30
几种液体的闪点
第16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三
3)、阴燃
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阴燃。
4)、爆燃
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称为爆燃。
第17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三
5)自燃与自燃点
可燃物质不需明火或火花等接近便能自行着火的现象称自燃,此时的最低温度称自燃点。
自燃现象可分为受热自燃与本身自燃两种:
第18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三
几种常见物质的自燃
(1)植物的自燃:
如稻草、麦草、麦芽、锯木屑、玉米蕊和棉籽等都可能发生自燃。自燃是由于生物、物理及化学作用引起的。在开始阶段,由于植物含有一定水份。其内部的微生物在一定温度下呼吸繁殖时会产生热量。如散热不好,温度逐渐上升,升温至70OC左右时微生物死亡,生物作用终止。这时植物中不稳定的化合物开始分解,生成黄色多孔炭,它能吸附蒸汽和气体,同时析出热量,使温度继续升高,新的化合物不断分解炭化。在温度升至150~200OC时,植物中的纤维素开始分解,进入氧化过程,温度继续升高,反应速度加快。当聚热达到一定程度时,这种物质就会自行着火。
第19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三
(2)油类物质的自燃
油类分为动物油、植物油和矿物油三种。其中植物油是具有较大的自燃能力,动物油处于液态才有自燃能力,而纯矿物油是不会自燃的。在植物油中,桐油、亚麻仁油和葵花籽油等比较容易自燃。油脂浸渍于一些多孔物质中,蓄热条件好,氧化面积大,才能发生自燃。例如:油棉纱、油布及浸油的锯末和铁屑等都能发生自燃。
第20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三
(3)煤的自燃
煤在低温时氧化速度不快,但由于它能吸附蒸气和气体,并能使其在煤的表面浓缩而变成液体,放出热量可以使温度逐渐升高到60OC,这时,氧化加速温度继续升高,直到发生自燃。为了防止煤堆自燃,可以将煤堆压实,以减少煤堆内部的孔隙和存有的空气,也可以采取通风的方法,将煤堆内部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第21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三
几种可燃物质的自燃点
物质名称
自燃点(oC)
物质名称
自燃点(oC)
黄 磷
34~35
木 材
400~500
松 香
240
稻 草
350
浸油的棉麻纸
165
褐 煤
250~450
汽 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