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静脉炎相关知识.ppt

格式:ppt   大小:572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静脉炎相关知识.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28 文件大小:5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静脉炎相关知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静脉炎相关知识
第1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三
静脉炎的定义
静脉炎是由于物理、化学及感染等因素对血管壁的刺激而导致血管壁的炎症表现。即在静脉导管插入部位或直至其入口处出现疼痛、不适、触痛、不同程度的红斑、可触及的硬结导管逆行感染
血栓性: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栓形成,或输液微粒形成栓子
第8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三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物理因素: 包括环境温度,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作用,液体输液量,温度、速度、时间、压力是否与静脉管舒缩状态相符。针头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输液针及固定方法的选择不当也可引起静脉炎。
第9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三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操作者因素: 与患者全身情况及护士的技术和责任心有关。输液过程前、输液过程中,输液后的护理观察,选择较细的血管穿刺,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血管穿刺。
血管因素: 主要指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淋巴循环状况以及患者的营养等全身状况。
第10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三
静脉炎的药物因素
药液pH值
药液渗透压
药物的刺激性和毒性
不溶性微粒
药物的输注速度
输液时间长短
药物的浓度
第11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三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药物因素----机理
药物的浓度、酸碱度、渗透压、药物的毒性 ----血管内膜受累 ----- 血小板发生凝集-----
释放 前列腺素 血管壁通透性 增高 局部血管白细胞浸润 静脉炎 形成。
第12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三
药液pH值
正常血浆pH值:—
输入药物会造成血浆pH值改变
过酸过碱均会造成血管损伤
药液pH值7—
pH值不同的两种药液混合静脉给药容易发生静脉炎
输液静脉炎的药物因素
第13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三
药液渗透压
血液渗透压:285 mOsm/
药液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
输液静脉炎的药物因素
第14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三
药物的输注速度
液流>血流时,会引起机械性静脉炎,同时会导致渗出而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外周小静脉 5ml/min
手背及前臂静脉 <90 ml/min
肘部及上臂静脉 100—300 ml/min
锁骨下静脉 1— L/min
上腔静脉 2— L/min
不容忽略血流变缓的的因素:
偏瘫侧静脉炎发生率高达32%
卧床或术后下肢活动少血流缓慢
局部包扎与滞动
输液静脉炎的药物因素
第15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三
不溶性微粒
微毛细血管直径6—8μm,最小3—4μm
微粒超过7—12μm,可引发热原反应、菌血症、微栓塞、血栓、肉芽肿、血小板减少症、变态反应等
输液静脉炎的药物因素
第16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三
药物因素所致静脉炎的预防
静脉保护性措施
正确掌握给药方法,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
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选用粗大的血管或留置深静脉导管
对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混匀后再使用,防止药液渗出血管外
加强输液过程中的监控
第17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三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与留置针的使用有关
1,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大小 2 ,操作技术不良 3 ,不适当的穿刺部位 4,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 5,固定方法不当
第18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三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与留置针的使用有关
留置针
异物
管理不当
无菌操作不严
留置时间为96小时,如有渗血、红肿,疼痛及时更换;拔针后需消毒穿刺部位;拔针后24小时不能洗澡
第19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三
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预防
静脉的选择
  血管应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避免多次穿刺,对长期输液的患者,应有计划地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应从远端向近端,避开靠近关节、瘢痕、受伤、感染的静脉。

第20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三
静脉炎的预防:
加强无菌观念及技术能力􀀁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苦练基本功, 提高穿刺成功率。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滴速􀀁 对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先输、慢输, 避免短时间内血管内药物浓度太高而刺激血管壁; 而刺激性小的药物, 平衡液应后输, 则可避免刺激性药物滞留在血管内而致静脉炎。
健康宣教
第21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三
静脉炎的预防
严格掌握配药时间􀀁 严格掌握药物配制后的有效时间,规定现用现配。禁止将多瓶待输入药物同时配制, 避免配好的药物长时间放置,
控制微粒输入􀀁 治疗室应早晚各用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 尽量减少人员的走动。使用精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