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实验动物法规.ppt

格式:ppt   大小:199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动物法规.ppt

上传人:apanghuang27 2017/7/9 文件大小:1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动物法规.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动物管理政策法规
国外实验动物管理法规概况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在上个世纪50~70年代先后立法管理,近几十年又在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
国际上不同国家对实验动物管理和立法有不同的特点,但保障动物福利和保证实验动物质量两个方面是各国的共识。
美国的实验动物管理立法
《动物福利法》、《濒危物种保护法》、《食品安全法》、《食品和农业保护贸易法》、《实验动物饲养管理与使用指南》、《人道主义饲养和使用实验动物的公共卫生服务方针》、《美国政府关于在测试、科研和培训中使用和管理脊椎动物的原则》、《良好实验室操作规程》
地方行业法规
欧洲有关国家实验动物管理法规
英国:《防止虐待动物法》(1867 年) 、《科研用动物居住和管理操作规程》、《繁育和供应单位动物居住和管理的操作过程》、《废弃物的管理操作规程》、《运输过程动物福利条例》、动物设施中的健康与安全规定》等。
德国、比利时、芬兰、法国、意大利等也颁布了相关的法规。
日本有关实验动物管理的法规
共有30多种。
《动物保护与管理的法律》、《家畜传染病预防法》、《兽医法》、《狂犬病预防法》、《动物进出口检疫法》、《确保建筑物卫生环境的法律》、《实验动物饲养及保育基本准则》、《动物实验的准则》、《实施医药品安全性试验的标准》
我国主要实验动物管理法规
国家颁布的主要法规有:《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管理办法》、《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引种、供种实施细则》、《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技术审查准则》、《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技术审查细则》、《关于当前认可证发放过程中有关实验动物种子问题的处理意见》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动物47项国家标准。
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法规的特点
从1988开始
我国先后发布了国家和地方法规100余项
其核心是保证实验动物的质量以及实验动物生产设施、动物实验设施的质量,最终保障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对实验动物及其环境设施实行质量合格证制度;对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单位实行许可证制度;对从事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人员实行专业培训制度。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本条例于1988年11月14日发布施行。
本条例所称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第一章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从事实验动物的研究、保种、饲育、供应、应用、管理和监督的单位和个人。(第一章第三条)
从事实验动物饲育工作的单位,必须根据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方面的标准,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监测。各项作用过程和监测数据应有完整、准确的记录,并建立统计报告制度。(第二章第八条)
实验动物的饲育室、实验室应设在不同区域,并进行严格隔离。实验动物饲育室、实验室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第二章第九条)
实验动物分为四级:一级,普通动物;二级,清洁动物;三级,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四级,无菌动物。对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应当按照相应的微生物控制标准进行管理。(第二章第十二条)
实验动物患病死亡的,应当及时查明情况,妥善处理,并记录在案。实验动物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必须立即视情况分别予以销毁或者隔离治疗。对可能被传染的实验动物,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对饲育室内外可能被污染的区域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并报告上级实验动物管理部门和当地动物检疫、卫生防疫单位,采取紧急预防措施,防止疫病蔓延。(第三章第十八条)
应用实验动物应当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用相应的合格实验动物。申报科研课题和鉴定科研成果,应当不应用合格实验动物作为基本条件。应用不合格实验动物取得的检定或者安全评价结果无效,所生产的制品不得使用。(第四章第十九条)
供应用的实验动物应当具备下列完整的资料;
(一)品种、品系及亚系的确切名称;
(二)遗传背景或其来源;
(三)微生物检测状况;
(四)合格证书;
(五)饲养单位负责人签名。
无上述资料的实验动物不得应用。(第四章第二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