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6-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条文(6路基)11-12
6 路基
一般规定
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路基填料最大粒径在基床底层内应小于60mm,在基床以下路堤内应小于75mm。
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 22
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路基设计应重视防灾减灾,提高路基抵抗连续强降雨、洪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
轨道和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
车站两端正线、利用既有铁路地段、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和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等路基设计标准按其设计最高速度确定,路基基床结构变化处应设置长度不小于10m的渐变段。
路基工程应加强接口设计,合理设置电缆槽、电缆过轨、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及综合接地等相关工程,避免因相关工程破坏路基排水系统、影响路基强度及稳定。
路基面形状及宽度
无砟轨道支承层(或底座)底部范围内路基面可水平设置,支承层(或底座)外侧路基面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有砟轨道路基面形状应为三角形,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应保持三角形。
有砟轨道路基两侧的路肩宽度,,单线不应
23
。
。
路基面标准宽度
路基面在无砟轨道正线曲线地段一般不加宽,当轨道结构和接触网支柱等设施的设置有特殊要求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曲线加宽值应在缓和曲线内渐变。
有砟轨道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
-1~8所示。
24
单位:m
图 -1 无砟轨道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示意图
h
图 -2 无砟轨道双线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
图 -3 无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
单位:m
图 -4 无砟轨道单线路堤标准横断面示意图
25
单位:m
-5 有砟轨道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示意图
-6 有砟轨道双线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
-7 有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
单位:m
26
图 -8 有砟轨道单线路基标准横断面示意图
基床
路基基床应由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构成。,,。
基床表层应填筑级配碎石,-1的规定。
-1 基床表层压实标准
30v2v2v2v2v1其材料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材料由开山块石、天然卵石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