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6科研项目基本情况简介.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6科研项目基本情况简介.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7/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6科研项目基本情况简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6科研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科研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针刺治疗脑部变性疾病引起的失眠症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是由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下达二〇〇九年度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课题编号是2009208。
脑部变性疾病引起的失眠症是指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脑出血、脑萎缩等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睡眠障碍。多见于中老年人,长期的失眠可以造成一系列的机体损害,包括注意力、判断力和记忆力、工作能力的下降等,并引起血压的不稳定,增加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对本病的防治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关于本病的病因,普遍认为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及脑血管病引起的脑血流量的下降导致。造成脑血流量降低至少有两种病因:一是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灌流量的下降。二是由于脑组织功能兴奋性降低,导致脑代谢率降低和脑血流量下降。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成像术)、MRI(磁共振成像)、脑电地形图、经颅超声多普勒、血液流变学等新技术,以及对脑形态的研究表明,失眠的发生与脑动脉硬化的程度、脑萎缩的程度、脑梗塞的体积、部位以及白质的损害的大小密切相关。并且发现脑部变性疾病引起的失眠患者的α节律不规则。脑电活动是反映脑功能活动状态的一项可靠指标,脑功能与脑代谢和脑血流量紧密相关。
关于脑部变性疾病引起的失眠症,目前西医尚无疗效满意的疗法和药物。近年来我院针灸科采用辨证施治的原则,对该病进行临床的研究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采用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和较为客观的疗效评定标准,应用脑电地形图、经颅超声多普勒、血液流变学结合WHO制定的睡眠效率评定标准进行评定。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及“通经活络,安神益智”的立法依据
《景岳全书-不寐》中对形成不寐的原因做了精辟的分析:“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内经》有“心主神明”、“头为精明之府”的论述,王清任指出:“脑为元神之府,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脑属奇恒之府,诸髓所聚,脑病与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责之于肝肾心脾失调,痰瘀阻滞,互为影响,气血不足,肾精衰枯,脑髓失养,加之痰浊内生气滞血瘀,止蒙清窍,窍闭神匿,神机失用,则失眠。针对病机我们选用活血通络安神益智针法。选取内关、人中、风池、百会、四神聪、丰隆、三阳交、神门、足三里。内关穴为心包经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阴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内关通于三焦经,有调理气机行气活血的作用,并且有养心安神镇静定悸的作用。人中穴为督脉穴,通于任脉,人身之督任二脉,一阴一阳,犹如天地,故可通调天地阴阳之经气,督脉入络脑,其分支与心相联系,故针刺人中穴可醒脑开窍,调理阴阳。风池穴为手足少阳阳维之会,并在后项通于督脉。百会穴为督脉之穴,手足少阳,督脉,足厥阴经俱会于此。针刺百会可使脏腑气血相互协调升降功能恢复正常,故能调神益智。四神聪可使心神安宁、明目聪耳。丰隆穴化痰健脾。太冲
穴为脾经原穴,为冲脉支别处,肝主藏血,冲为血海,肝与冲脉,气血相应而盛大,故针刺太冲可舒肝理气,通调气机,醒脑开窍,养血益阴。神门是手少阴之原穴,有扶正祛邪,宁心安神之功。三阴交疏导经脉,协调三阴气机,益脾气而统血,滋阴潜阳,补三阴调冲任,和内关,神门共奏安神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