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版药品GMP实验室控制系统GMP实施指南真正word版
实验室控制系统GMP实施指南
1前言
作为料、设备的不断改进,研究新的控制方法。
基于质量控制的上述工作内容,本指南就以下方面加以陈述和建议:
质量控制实验室总体描述
取样
试剂及试液的管理
标准品及对照品的管理
实验室分析仪器的确认
实验室分析仪器的校准与维护
分析方法的验证及确认
稳定性实验研究
超出质量标准或超出趋势的实验室调查
原始数据的管理
物料及产品的检验
微生物检验
职责
【背景介绍】
质量控制涵盖药品生产、放行、市场质量反馈的全过程,负责原辅料、包材、工艺用水、中间体及成品的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的建立、取样和检验,及产品的稳定性考察和市场不良反馈样品的复核工作。质量控制的职责也可涵盖产品过程控制。
质量控制实验室的具体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并符合GMP管理规范。
根据药典、申报标准,各种法规及企业内部要求制定原辅料、包材、工艺用水、产品过程控制、中间体及成品的质量标准及分析方法。
组织取样、检验、记录、报告等工作。
对于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应及时向质量保证部及相关生产负责人通报,并调查是否为实验室原因。如确认不是或无可查明的实验室原因,应协助查找其他原因。
保留足够的起始物料和产品的样品(即留样),以便以后必要时对产品进行跟踪检测。
根据需要制定稳定性试验方案,并确保其具体实施。
确保用有效的体系来确认、维护、维修和校验实验室仪器设备。
参加与质量有关的客户审计。
参加与质量有关的投诉调查。
根据需要参与和支持生产工艺验证,清洁验证和环境监测工作。
布局
实验室的设计应确保其适用于预定的用途,并能够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应有足够的区域用于样品处置、留样和稳定性考察样品存放以及记录的保存。
质量控制实验室通常应与生产区分开,生物检定、微生物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实验室还应彼此分开,无菌检查实验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实验室、抗生素效价测定实验室、阳性菌实验室也应彼此分开。
实验室的设计必须与生产要求相适应。必须有足够的地方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同时还应有足够的区域用于样品处置、留样和稳定性考察样品的存放及记录保存。
必要时应设置专门的仪器室,使灵敏度高的仪器免受静电、震动、电磁波、潮湿等因素的干扰。
处理生物或放射性样品等特殊样品的实验室应符合特殊要求。
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实验室应有符合无菌检查法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要求的、用于具有开展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等检测活动的、独立设置的洁净区或隔离系统,并为上述检验配备相应的阳性菌实验室、培养室、实验结果观察区、培养基及实验用具准备区、标准菌种储存区、污物处理区等。
实验室应设有专门的区域或房间用于清洗玻璃器皿,取样器具,以及其它用于样品测试的物件。
人员
质量控制部负责人必须由具有相应的资格和经验的人员担任,可以根据生产规模设立一个或几个化验室,例如微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原辅料实验室、包材实验室等。
负责质量检验的人员应受过适当教育,并经专业技术培训,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质量控制实验室所有人员的职责应当书面规定。
应有经质量管理负责人审核或批准的有关培训的SOP、方案或计划,培训记录应保存。
应当由有资格的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内容至少包括员工所从事的特定操作及和其职能有关的GMP知识,并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进入洁净区域的人员需按规定进行相关培训。
培训的分类:
新化验员的培训:分配到实验室的新员工(包括转岗人员)应接受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独立操作。岗前培训的内容至少涵盖以下内容:部门统一的GMP管理培训;指定岗位的岗位职责;指定岗位应知应会的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的学习等。
在岗化验员的再培训:应定期组织化验员进行GMP、其他法规要求,以及专业技术知识、标准操作规程等的培训;应组织化验员对新发布的标准操作规程的学习;质量控制部负责人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化验员参加权威机构或仪器供应商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如有必要,质量控制部负责人或其授权的人员可定期组织进行化验员知识及技能的考核。
文件系统
质量控制实验室的文件应符合GMP第八章《文件管理》的原则。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文件:
质量标准及分析方法。
取样操作规程和记录。
实验室样品的管理规程。
检验记录、原始数据、超标结果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