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古诗词教学中指向语用的文本拓展策略举隅.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词教学中指向语用的文本拓展策略举隅.doc

上传人:刘备文库 2022/7/2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词教学中指向语用的文本拓展策略举隅.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词教学中指向语用的文本拓展策略举隅
文本拓展是古诗词教学中常用的有效策略。在教学时,教师经常以丰富的文本拓展充实古诗词课堂教学,让原本“骨感”的古典诗词在学生心中逐步“丰满”。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少一线教师在文本拓展时,缺乏古诗词教学中指向语用的文本拓展策略举隅
文本拓展是古诗词教学中常用的有效策略。在教学时,教师经常以丰富的文本拓展充实古诗词课堂教学,让原本“骨感”的古典诗词在学生心中逐步“丰满”。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少一线教师在文本拓展时,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向,拓展的内容单薄,形式单一,导致拓展的文本没有发挥应有的课堂辅助作用。对此,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中的文本拓展,应围绕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这一核心目标展开,慎挑时机,精选内容,巧设形式,以实现其作用的最大化最优化。
一、在字蕴精深处拓展,指向感悟积累
古诗词言简义丰,含蓄隽永,有很多内容“犹抱琵琶半遮面”,于浅白的文字之间,留给我们广阔的品味想象空间。而这些意蕴丰富的字词,又常常是學生自读时发现不了,读不透彻的。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应当紧扣这些关键字词,适当地进行文本拓展,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感受文字的深刻内涵。例如,教学元朝白朴的《天净沙·秋》时,对于“孤村落日残霞”中的“残霞”一词,可以这样设计教学——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残”字的演变,懂得“残霞”中的“残”是剩余,快要消失的意思,并且想象了“残霞”景象。那么,快要消失的云霞叫残霞,快要消散的雪可以叫——(残雪)
师:所以唐朝诗人崔涂在表达思乡之情的《除夜有怀》中写道——(出示: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生齐读)
师:快要消失的月亮,可以叫——(残月)
师:于是宋代词人柳永在表达离别之情的《雨霖铃》中写道——(出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生齐读)
师:快要消失的星星,可以叫——(残星)
师:宋代诗人周伯阳在表达凄清思归之情的《春从天上来》中写道——(出示:倚南楼,一声长笛,几点残星。生齐读)
师:残霞、残雪、残月、残星,这些景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寒冷、凄清、孤独、寂寞。
教师以“残”字为中心,用“残霞”为线,通过文本拓展,串起了“残雪”“残月”“残星”等词句,徐徐展开一系列丰富的意象,使原本寡淡朴素的文字有了颜色,有了温度,有了味道。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真切地“见到了诗的境界”,感悟了“残”字的表达效果,同时也让学生学****积累了有关词句。理解与感悟并行,积累与表达兼得,一石数鸟。
二、在用词精准处拓展,指向推敲炼字
古人写诗词讲究“炼字”,力求用最精准妥帖的语言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教师应有一双敏锐的慧眼,能准确地捕捉作者表达之妙处,在用词精准的地方下功夫,在教学中适时进行文本拓展,引导学生在推敲揣摩中顺利穿行语言的密林,进行实践应用。
在教学《天净沙·秋》“一点飞鸿影下”一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质疑:作者写飞鸿为什么用“一点”,而不是“一只”?继而,引导学生回到文本情境,用心体味,想象大雁飞得高飞得快,在辽远的天空中就像一个小黑点的画面。学生通过辨析推敲,便能感受到作者“一点飞鸿”这一陌生化表达的用词精准,初步走进古人的“炼字”境界。接着,教师可引入课外文本,让学生选词填空,进行语言表达的实践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