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广播电视概论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8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播电视概论论文.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7/10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播电视概论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
课程论文
学期: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广播电视概论
班级:传媒1301
姓名:张上
学号:20131522163
考核日期: 2015年11月6日
名人效应下的新闻调查类节目研究
——以《穹顶之下》为例
一、新闻调查类节目概说
(一)、新闻调查类节目的普遍特征
1、新闻调查类节目的发展
一直以来,新闻调查类节目大多都是以电视为载体。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就大体呈现出“走向娱乐,走向财经,走向调查”的趋势,在这一渐进的趋势中,“走向调查”无疑代表着一个电视台的深度和广度,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如果说1993年5月,《东方时空》的问世是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的第一步,那么1994年4月1日推出的《焦点访谈》则是新闻改革的第二步,而1996年5月17日创办的《新闻调查》则是标志着央视真正“走向调查”的第三步。多种新闻调查类节目的创办,多种个性化的报道角度,也逐渐使新闻调查类节目成为了一种固定的新闻报道形式,一些新闻调查类节目也成为了各大电视台的品牌类栏目。
2、新闻调查类节目的特点
(1)、直观性
新闻调查类节目借助电视的声画优势,可以结合画面,解说,同期声,用画面语言直接向观众展现事件的来龙去脉,让观众直观地看到新闻发生的场景与事件造成的后果。
(2)、真实性
电视新闻调查类节目往往是采用当事人自己来叙述的方式来展现新闻发展的过程,当事人声情并茂的讲说可以使观众产生代入感与共鸣感,在记者的视角带领下,不自觉的融入到事件中。
(3)、题材焦点性
电视新闻调查类节目所选择的题材一定是最有看点,最有谈论价值的话题,只有这样的题材才能引起广大受众的关注,保证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二、名人效应下的新闻调查类节目研究——柴静与《穹顶之下》
(一)、《穹顶之下》为什么如此轰动?
1、名人效应的影响以及恰当的时机与传播渠道

2015年2月28日,中国绝大多数网民都在讨论同一部片子就是这部《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我们不得不说这部片子选了一个绝好的时机——春节刚过,抢红包的全民狂欢还留有余温,人们还为从狂欢的疲倦中走出来,迫切需要这样一个关注点。而这刚好是一个周末,更是“两会”召开前的一个周末。这部片子就这样恰到好处的戳在了人们的关注点上。同时,人民网作为首发平台,且人民网的官方微博当天也发出8条微博来支持柴静的雾霾调查,这样一个主流媒体的支持,对片子的宣传起到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而纵观这所有因素,柴静本身的名人效应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才是关键所在。柴静,前央视著名记者、主持人,曾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主持人、《新闻调查》记者、以及《看见》栏目主持人,这些都是央视极具口碑的节目,还曾出版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作品《看见》
,销量超过100万册,成为年度最畅销书籍。2014年于央视离职,沉寂一年的她为公众带来了自费拍摄的雾霾调查。名人效应的重头戏虽然在柴静身上,但是众多微博大V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不容小觑,韩寒、李小璐、黄晓明等明星纷纷发微博支持,也加深了名人效应在《穹顶之下》的传播中所起到作用的比重。

2、视频内容通俗易懂且容易引发共鸣

视频采用了三段式的说明方法,内容的开头就点名了主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相比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