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才能。
3、通过想象再现景象,领会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 :
1《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才能。
3、通过想象再现景象,领会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 :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优美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美丽的山水图片)
同学们,祖国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山水诗歌,请说出你最喜欢的山水名句。真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啊。山如画,水如诗。有这样一篇文章,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好想去看看啊,会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答谢中书书》(板书 题目及作者)(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解题并出示教学目的
题目:答/谢中书/书”-—写给谢中书的信。中书”是一个官职,“谢中书"指的是谢征。注意断句。明确两个“书”的含义。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
三、读美文(精品文档请下载)
1﹑师范读。(大屏幕展示短文的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顶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和其奇者。(精品文档请下载)
2﹑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朗读节奏为“二、二”,散句以句意来定)
3、个别读。
4、小组读。
5﹑集体读.
6、默读
(1)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3) 班级交流,老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
四、赏美点
1、先明确全文的文眼是第一句话里的“美"字。
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是怎样来描写“山川之美"的.
提示:从以下几方面来赏析:语句所描绘的景物、写景的角度、语句所蕴涵的意境等.
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小结。(板书)
明确:(1)山水相映之美(2)色彩配合之美(3)晨昏变化之美(4)动静相衬之美
3、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景象,深化领会文章的意境美。
请用“我从    句中读出了   美。作者从    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