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题导入
Fe3+、Fe2+的检验及Fe OH 2的制备
目标引领
1、掌握实验室检验Fe2+、Fe3+的方法;
2、掌握实验室制备Fe OH 2的方法及其改进装置,
独立自学
1、自学并完成大一轮学案81~83页;课题导入
Fe3+、Fe2+的检验及Fe OH 2的制备
目标引领
1、掌握实验室检验Fe2+、Fe3+的方法;
2、掌握实验室制备Fe OH 2的方法及其改进装置,
独立自学
1、自学并完成大一轮学案81~83页;
引导探究
一、Fe2+、Fe3+的检验
浅绿色
棕黄色
反应:
Fe2++2OH- ==Fe OH 2↓
4Fe OH 2+O2+2H2O==Fe OH 3
现象:
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
迅速
最终
现象:
产生红褐色沉淀
反应:
Fe3++3OH- ==Fe OH 3↓
检验溶液中含有Fe2+,不含Fe3+
操作 向待测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少量氯水,溶液呈血红色;
现象:
溶液呈血红色
反应:
Fe3++3SCN- ==Fe SCN 3
血红色
加入K3 Fe CN 6 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
加入KMnO4 H+ 溶液
KMnO4溶液紫色褪去
加入溴水
溴水橙红色褪去
加入H2S或Na2S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
加入淀粉KI试液
溶液变蓝
加入Cu片
Cu片溶解
注意 上述检验方法都是在某些溶液中才能说明,有多种离子干扰时只能判断其可能存在,具体检验还需要进行Fe2+、Fe3+的特征实验,
引导探究
例1.为了验证Fe3+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A.④ B.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⑤
C
引导探究
例2.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NH4SCN溶液
A.①③ B.③② C.③① D.①②③
C
例3.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Fe2+
B.向某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C.向某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一定含Fe3+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Fe2+,可能含有Mg2+
D
例4.某溶液中含如下离子组中的若干种:K+、Fe3+、Fe2+、Cl-、CO32-、NO3-、SO42-、SiO32-、I-,某同学欲探究该溶液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
②另取原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颜色加深,但无沉淀生成
③取Ⅱ反应后的溶液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第一支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KSCN溶液,上层清液变红;第二支试管中加入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下层为无色;
④取原溶液加入淀粉KI试液,溶液呈蓝色,
则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
引导探究
思考
1、向Fe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描述现象及理由;
2、氧化Fe OH 2所需的O2有哪些来源途径,如何防止Fe OH 2被氧化
答: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产生白色沉淀:Fe2++2OH- ==Fe OH 2↓
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4Fe OH 2+O2+2H2O==Fe OH 3
答:①FeCl2溶液、NaOH中存在溶解氧、滴加及反应过程能接触到空气中的氧气;
②除去反应物中的溶解氧,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引导探究
二、Fe OH 2的制备
问题1:如何除去反应物中溶解氧
①将加热、煮沸
②用还原性铁粉与稀盐酸反应新制
FeCl2溶液,
问题2:如何隔绝空气
①在反应物表面加入一层苯或煤油,隔绝空气;
②将胶头滴管伸到液面下方滴加NaOH溶液,
思考 如何改进实验装置
引导探究
分析下图三个装置的工作原理,说明其优点:
引导探究
“四措施”防氧化
1.将配制溶液的蒸馏水煮沸,驱除溶解的氧气,
2.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的亚铁盐溶液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