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惊蛰节气养生原则.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惊蛰节气养生原则.docx

上传人:8872 2022/7/29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惊蛰节气养生原则.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惊蛰节气养生原则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时节人体的的最大生理特点是肝阳之气渐升,因此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惊蛰节气养生原则,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3克,煎汤取汁服用,每日两剂,能疏风清热,治疗荨麻疹。
心脑血管病冷暖无常的气候易造成交感神经失调,引起毛细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液黏稠,从而诱发高血压、脑卒中等。所以,老年人天气不好时尽量少出门,也不要急着摆脱帽子、手套或卸下冬装。还要注意节制情志,及时补充饮水,避免过度劳累。


提神:起床做操防春困
。两手搓热后并排放置,手指并拢,罩于面部,似接非接,手不触面,上下抚动一遍为一次,共做六次。
。先用手梳头,再用手指按压风府穴,3下为一次,共做六次。
。食指弯曲,以指中节贴于额部用柔力向两边分摩至太阳穴后,揉太阳穴,顺、逆时针各揉3圈为一次,共做三次。
。双眼微闭,眼球顺、逆时针各旋转6圈后,用双手大鱼际旋转按摩两眼眶,先逆后顺各转六圈。
。两手拇指指侧相擦至热后,上下摩擦两侧鼻翼至热,再点按迎香穴至热。此法能宣肺气,防感冒。
起居:俗话说“春眠不觉晓”,春天气温升高让人变得更加容易困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春困”,因此惊蛰过后更要注重睡眠质量,如此才能精力充沛地工作生活。其实,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非常简单,比如睡前可以在小区里散步一圈或是在家简单地活动一下身体;洗脸、洗脚时按摩面部和搓脚心也可以推动气血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利于入睡。
返回目录
惊蛰养生的饮食禁忌
1、忌过酸。


中医素有“酸入肝”的理论,认为山楂、五味子、乌梅、白芍等酸味食物或药物可以滋肝阴,养肝血,达到柔肝、调肝的目的。在中药中,酸性食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症,如山茱萸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但同时酸性也有收敛、固涩的特性。食用过多的酸性药食反而妨碍人体气机的疏泄,不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故饮食中慎食酸性药食,以免妨碍气血运行。
2、忌生冷。
惊蛰阳气始动,全身的阳气尚不充沛,寒冷药食容易损害人体稚嫩的阳气,或者说会损害人体的少阳相火(生理之火),不利于人体气机的疏泄、畅达。不宜过多食用冷饮、寒凉水果、生冷海鲜等。
3、宜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
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诸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肥甘厚味,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等。
4、多吃梨子。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