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一、工程概略1
二、编制依据1
三、办理方案1
四、安全防备举措2
五、监测方案3
监测点的布置态恶化造成污染。
五、监测方案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及设计要求,针对北区基坑边坡进行施工监测,掌握基坑开挖过程支护构造
的变形、受力情况,周边变化情况,判断支护构造及周边环境安全状态,指导施工。遇异样情况时,实时预告,并实时采取举措,以保证施工安全。
监测点的布置与埋设
1
、基坑坡顶地沉降监测:采用在坡顶上埋设沉降盘监测,每
20m设一个点。
2
、周围护坡的变形监测:监测点布置在坡上,每
20m设一个位移监测点。用拉线方法监测
局部侧
移。
各项监测方法
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雨后开挖期间每天测读1次,稳定后3?7天测读1次;封底后:7?14天测读1
次。有事故征兆时连续测读。每次均按
1m间隔测读。
2
、基坑坡顶沉降监测:沉降采用水平仪测试,三级测量精度。开挖期间:每
1?3天测读1
次,稳定后每3?7天测读1次;封底后:7?14天测读1次。
3
、周围护坡的变形监测:沉降采用水平仪测试,三级测量精度。开挖期间:每
3?7
天测读
1次;开挖达成后:14?28天测读
1次。
4
、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沉降采用水平仪测试,三级测量精度。开挖期间:每
3?7
天测读1
次;开挖达成后:14?28天测读1
次。
六、、应急举措:
⑴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监控小组,
在土方开挖和护坡施工阶段进行24h
监控,监控内容包括:墙体水平
位移,护坡构造变形,周边土体,道路及管线的变化。
⑵施工现场准备砂袋。
⑶当围护体位移超过预警值时,使用砂袋压载,防备支护构造位移的发展。
⑷当支护构造的位移增大时,必要时可使用挖土机快速回填土方反压,以阻止位移的进一步发展,并在位移
较大处设置超前支护,待稳定后方可持续开挖。
⑸当施工时遇上流沙等土层时,应先打入竖向注浆管进行加固,然后开挖。
2、为了保证安全施工,针对假定出现的几种险情,制订了如下应急举措:
⑴围护体滑移的应急举措根据监测信息,如发现围护体位移超过容许值,阻止位移:应即采取如下举措
①坑外卸荷,详细办法同上有关举措。
②在坑内紧迫垒堆砂袋或回填压载。
③位移较大并有发展趋势时,可在坑内设置内撑。内撑可为水平撑或斜撑,可用型钢或牢固
的木材支撑。
⑵坑底土体隆起的应急举措
①由于围护体滑移造成的坑内土体隆起,应采取办理围护体滑移的举措,同时用重物(叠袋、
回填土)压制隆起的土体。
2/52
②由于淤泥绕过围护体流向坑内造成的土体隆起,应在坑内利用重力压制隆起土体的同时,对围护体进行加
固,设置竖向土体(注浆)加固围护体的有效举措。
⑶地表裂痕的应急举措
①实时查明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