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古诗鉴赏登鹳雀楼.ppt

格式:ppt   大小:2,28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鉴赏登鹳雀楼.ppt

上传人:88jmni97 2017/7/11 文件大小:2.2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鉴赏登鹳雀楼.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登鹳雀楼
--王之涣
古诗鉴赏:
制作人:
王颖颖
诗文
温故知新
注释
译文
诗歌格律
诗歌鉴赏
结束
回顾
登鹳雀楼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日依山尽,
huáng hé rù hǎi liú
黄河入海流。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
欲穷千里目,
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
目录
一、温故知新:
(一) 诗人简介王之涣:
(688─742)盛唐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六首,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最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目录
(二) 鹳雀楼
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又名鹳鹊楼)
由于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加之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许多居高临下,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以该名为题的诗众多,以李益、王之涣、畅当三人的同名作品最为著名。
二、作品题材及原文注释
《登鹳雀楼》是盛唐时期诗人王之涣所做的五言绝句。
: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太阳。
:依傍。
: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尽,使达到极点。
:眼界宽阔。
: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目录
三、【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目录
四、诗歌格律
这首诗格律属于首句不入韵仄起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目录
五、诗歌鉴赏:
(一)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目录
诗歌鉴赏:
(二)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