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庐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TYYUA16H-TYY-TYYYUA8Q8-
地理科学学院
实习报告
实习课程 庐山地质地貌实习
专 业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年 级 2016级侵蚀、搬运、堆积。其中冰川侵蚀分为拔蚀、磨蚀、冰楔作用。
为分析该地区岩石的搬运原因,我们通过观察岩石的分选性、磨圆性即可。流水搬运的 分选性及磨圆性要强于冰川搬运,磨圆度高,多为次元状、圆状、滚圆状、大小均匀,分选 性好。观察当地流水地区岩石,岩体大小差异大,磨圆度差,多为尖棱角状、棱角状,故综 合分析此地岩石是由冰川搬运而来,为冰川漂砾物。(如图1)
图1青莲谷地河流中大小差异大的岩石
(2)岩石表面为何会凹凸不平?
由于岩石岩性、成分不同,手风化作用的强度大小不一(例长石硬度小,风化快,石英 硬度大,风化慢),所以岩石表面岩体风化差异大,呈现凸凹不平,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差异 风化。(如图2)
图2差异风化后的岩石表面
同时这种凸凹不平表面的形成还受流水作用的影响。因可能有拦截在河流中间的岩槛存 在,受其影响使得流水流速加快,形成迭水(如图3)(岩槛上形成的小于)1m的瀑布,加 剧其下流最为接近的岩石一片区域的岩体受流水侵蚀加剧。
图3迭水
(3)对巨石岩石成分、结构、构造变化的观察分析
如图4所示岩石,经过观察,这块岩石为变质岩。其受温度、压力、物理或化学作用使 得其成分发生变化。观察岩石表面,岩石白色斑点多,红褐色杂质多,说明含赤铁矿成分 (如图5),属砂岩。结构上,此石为片状或片麻状结构。
图4巨石
同时岩石有褶皱,岩上缝隙没有发生位移,故发育为节理。白色弯曲的肠状填充岩体 (如图6)为发生节理后的填充物。观察此石也有断层发生,岩体受重力作用上盘下落,为 正断层。(如图7)
图5红褐色杂质 图6肠状结构
图7断层
(4)根劈作用
如图8,是生物物理风化的一种,指岩石受树生长力的作用发生崩裂形成松散堆积
物。
图8根劈作用
(5)马刀树
滑坡体上的树木随土体滑动而歪斜,在滑动停止后树干的上部又逐年转为直立状态的树 木。又称醉林。它的存在是滑坡的明显标志。马刀树的存在(如图9),说明青莲谷地山体 原来曾有过滑坡现象。
图9马刀树
(6) 壶穴
壶穴是在河流上游经常出现的一种地理特征。由于雨水令河水流量增加,带动上游的石 块向下游流动,当石块遇上河床上的岩石凹处无法前进时,会被水流带动而打转,经历长时 间后将障碍磨穿,形成一圆形孔洞,称为壶穴。(如图10)
图10壶穴
(7) 在望江亭观察剪刀峡
望江亭处于单面山上,一面陡,一面缓,建在顺向缓坡上。观察到剪刀峡为U形谷下套 V形谷,认为冰后期U形谷受河流下切,山嘴交错,河床曲折,认为也是冰川谷,山麓地带 有山丘,山丘外有水,认为是山体冰川终碛堤。两列终碛堤之间为冰水湖。构造学派认为此 峡与锦绣谷发育一样,西北坡上切穿虎背岭形成崖口,此处至谷底近700m,在莲谷登山小 道上有好汉坡。(如图11)
过程中我们对U型谷成因进行分析,假设有二:,,将U型 抬升到V型之上。我们对这两种假设进行分析。结合观察,剪刀峡岩石主要有熨斗石、羊背 石。而羊背石羊背石也叫“羊额石”,是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故假设1更具有说服 力。
图11剪刀峡
(8) 观察岩石发生位移(即发生断层)后形成的擦痕,进而判断正逆断层
断层擦痕是指断层两盘相对错动时留下的痕迹,即在断层面上产生的沟槽状细微平行刻 痕。组成断层擦痕的擦沟或擦槽往往一端宽且深,另一端窄而浅并逐渐消失,根据它的延长 方向及擦槽形状,可以判别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手摸断层擦痕,有光滑感的方向代表 断层另一盘滑动的方向。
在望江亭处我们发现一处断层擦痕(如图12),并通过触摸,判断其为逆断层。同时 我们发现有擦痕的这块岩石具有阶步(擦痕过程中形成的垂直陡槛)。
图12断层擦痕(已判断此处发生逆断层)
5月25日实习第二天
实习地点:汉口峡、含鄱口、五老峰
实习计划:
(1) 观察汉口峡,理解为何庐山为庐山复式构造地质地貌。
(2) 观察汉口峡岩石的生长方向,判断岩体背向斜、褶皱、断层及风化。
(3) 对含鄱口犁头峰的冰川拔蚀作用进行理解,对球形风化、差异风化的现象及原因再进 行学习。
(4) 认识五老峰地貌、对五老峰的地理位置进行了解。
(5) 学习罗盘测量与定向,学会后方交汇法及岩石倾角、倾向的测量与记录。
实习结果:
(1)汉口峡断层的出现与判断
经过昨天学习,我们知道断层的野外判断标志之一为是否存在擦痕。今天我们又学习了 另外两种断层判断的标志。
一、 是否有断层泥的产生。由断层两盘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