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入伍新兵适应性问卷调查报告
【摘要】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军人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入伍新兵,他们需要快速的转变角色,才能适应部队生活。然而,很多人却在适应过程中出现适应障碍。因此,如何帮助新兵提高其适应一的行为模式。
在综合了国内以往有关新兵适应性的调查研究,以及相关文献综述之后,我们决定以四个维度设计问卷:
维度一基本情况:包括被调查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籍贯、民族、政治面貌,以及是否是独生子女。
维度二入伍目标及动机:入伍的动机通常被分为三类,即从小立志从军、依托部队解决就业问题、迫于家庭或外在压力。个体不同的入伍动机,以及是否有明确的动机都会影响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维度三适应性评估:这一维度下又细分为4个子维度,认知因素、人际交往因素、生理因素、应对方式因素。
维度四适应过程中的挑战:通过开放式的问题,调查新兵们在适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选取成都军区下属某陆军部队的新兵营为调查对象,该新兵营下属有7个连队,按分组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7个连队各抽取10名新兵,共计70人。在每个连队按等距随机抽样法进行抽样。施测时共发放7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4份,%。
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对2011年入伍的新兵进行试调查之后,专门设计了关于新兵适应性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共有36个题目,分为两个板块,一是基本情况板块,二是自我测评板块。板块二又由三部分组成:入伍目标及动机评估。适应中的挑战。适应性评估量表,该量表由15道正向题和16道负向题构成,采取五点评定计分法,得分越高者适应性越强;量表的具体内容由4个子维度组成,包括认知因素(13道题目)、人际关系因素(5道题目)、生理因素(5道题目)、应对方式因素(8道题目)。
新兵的基本情况
这批被调查者最大的23岁、最小的16、,%的人处于19~17岁这一阶段。%,%。%,%。非独生子女35人,%;独生子女29人,%。
我们将新兵的入伍动机分别与文化程度、政治面貌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等条件做了交互分类表,试图探讨不同背景下的青年在入伍动机上是否存在差异。
:
除了大专生外其他各个文化程度的新兵,都将“达成立志从军的梦想”作为自己参军的首要动机。%的大专生将“依托部队谋发展”作为首要动机。可能与大专生学历高、接触社会时间长,较为遵循现实主义有关。“迫于家庭压力”这一选项中,以中学生为主。可能源于中学生一方面思维活跃、较为理想主义,另一方面涉世不深,所以在前途道路的选择上常会与家人产生矛盾。此外,%的人选择了“其他”这一选项,说明如今年轻人入伍的动机呈多元化趋势。因此,部队是否能满足这些新的需求,是提高部队吸引地方优秀青年的重要因素。
:
不论是青年还是团员,都将圆军营梦作为入伍的第一动机。特别是团员,积极性很高,占到了所有选这一项的人数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