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刘天华的二胡情韵.pdf

格式:pdf   大小:180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刘天华的二胡情韵.pdf

上传人:橘子 2022/7/29 文件大小:1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刘天华的二胡情韵.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器的同时,同时向当地著名的民间音乐家周少梅学****二胡、江南丝竹演奏,又向
沈肇洲学****了全部《瀛州古调》琵琶曲的演奏,以后又学了古琴演奏,同时还广泛
地采集了一些民间锣鼓乐、宗教音乐,等等。这样,使他的音乐在民间音乐的土壤
里滋生起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也没有放弃对西洋乐器的学****除学****小
号和长笛外,后来他还一直在学小提琴和钢琴,以及西方作曲法、和声学,等等。他毕业以后,留在母校教授音乐,当时北京大学有个音乐传****所,音乐传****所
最早有位老先生叫王心葵,他故去以后,很多已经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来求学
的刘天华的学生,他们向北大音乐传****所推荐了刘天华先生,说刘天华先生在中学
任教的时候,音乐教学很有成就,他所在的中学办了一个丝竹乐队,同时又办了一
个军乐队。由于学生的介绍,刘天华应邀来到北京教书。刘天华在北京的十年,对
他的艺术发展非常重要,对他艺术的传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刘天华出生的年代,正好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所以,在刘天华先生的
思想里就体现了一种民族的精神,一种科学进步的精神。比如他民族精神的体现,
对音乐究竟怎么看,当时他就讲,你穿皮鞋也可以走路,当然,中国人当时不可能
每个人都穿皮鞋,那么,穿草鞋也可以走路;又说,吃西餐很好,但实际上当时中
国人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吃得起西餐,那么,窝窝头也能充饥,也就是说他的音乐思
想是一种平民的思想。他是考虑到音乐要普及,要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同时,他在
文章里极力反对,就是说不同意把音乐就培养几个高级吹鼓手,只为少数人欣赏。
也就说他认为音乐是为一定的人、一定的阶层服务的。他在音乐上的这种思想和当
时五四时期在文学上的平民文学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虽然,当时这种“平民文学”
思想和我们现在的认识是不完全一致的,可是在当时来讲,这种“平民文学”思想
也还是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的进步意义和民主性的。
另外,他还主张音乐是有社会功能的,他不同意当时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艺
术是高尚的、清高的、独立的,不强调它们与社会的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但是,
刘天华一开始就主张音乐是能够启发人的灵魂的艺术。认为音乐是代表一个人的思
想的。而且作为一个民族,他说必须要有一种振奋和唤醒这个民族的音乐。所以,
从这点来讲,我们觉得刘天华的音乐,他不墨守于继承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
根据当时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在探索革新。刘天华先生的艺术思想跟他所处的时代,
所受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新文化时期民主、进步、科学思想的影响,是很有关
系的。
刘天华的一生非常短暂,只有三十七岁。但是,他在这三十七年里,对我国民
族音乐发展的历史贡献是非常重要的。他的一生,创作了三首琵琶曲和十首二胡曲。
他这十首二胡曲都是有标题的,是在不同的时期来进行创作的。这些作品,是在五
四新文化运动下产生的,应该说他这些作品是代表着五四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他们要求进步、要求变革的那种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特别是他的十首二胡作品。他的
二胡作品是建立在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基础上的,其特点就是巧妙地吸收了西方音
乐某些作曲技法与演奏技巧,成功地表现了他所处时代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的思想、
情感、生活和要求。而在这个同时,也表现了刘天华他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他的爱
国主义思想。他的十首二胡作品,应该说旋律都是新颖生动的,手法很简朴,但是
个性是非常鲜明、动人的。我们现在把刘天华的十首二胡作品,根据所表现的意境,
把它分作三个大的类别。
第一个类别的二胡作品,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他生活的彷徨、苦闷和
一定的斗争精神。如二胡曲《病中吟》、《悲歌》、《苦闷之讴》、《独弦操》,
就是这一类作曲的代表。在这一类作品中,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病中吟》。
《病中吟》是刘天华的处女作,也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他的初稿写作是在 1915
年。那个时候他已经毕业在母校教书,但后来又失业了。这时他父亲也故去,那时,
在思想上、生活上、家庭上都处于一种不幸与苦闷时期,而且在自己的前途上,也
是处于彷徨时期,在这种背景下,他酝酿了这个作品。这个作品原名叫《安适》,
也就是说人生到底向何处去。这个作品的思想、意境就是这样的。这个在作品写作
过程中,体现出他的第一部作品就是不俗、不凡的。表现了他在传统基础上,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