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太阳能光伏通信电源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61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太阳能光伏通信电源课件.ppt

上传人:rsqcpza 2022/7/30 文件大小:2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太阳能光伏通信电源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9章
太阳能光伏通信电源
*
第1页,共20页。
一、太阳能光伏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及主要参数
三、太阳能电池组件
四、储能单元(蓄电池)
五、风-光互补型发电系统
本章内容提要
太阳能电池的伏安(V-I)特性
*
第7页,共20页。
输出功率: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其对应的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最大功率输出点:特性曲线上MPP点对应的输出功率最大。
峰值功率:在规定条件下,及光的辐照强度为1000W/m2,,太阳能电池的温度为25oC时,测量的最大功率就是太阳能电池的峰值功率,用Wp表示。
二、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及主要参数
3. 太阳能电池的峰值功率
最大功率输出点
*
第8页,共20页。
二、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及主要参数
4. 太阳能电池的峰值功率
不同辐照强度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曲线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光照强度的变化将明显影响太阳能的短路电流。随着辐照强度的降低,短路电流将成比例下降。
开路电压值的变化比较小。
ISC
Voc
*
第9页,共20页。
三、太阳能电池组件
单体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组件
太阳能电池阵列
(光伏阵列)
单体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组件
*
第10页,共20页。
,短路电流一般为3A,输出功率只有1~2W。
三、太阳能电池组件
单体太阳能电池
*
第11页,共20页。
将多个单体太阳能电池通过一定的连接方法(串、并联)而组合成大功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连接方法:主要采用串联、并联。也可以串、并联混合连接方式。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质量要好,满足防风、防尘、防潮、防腐蚀等户外工作的要求。
目前,国内外制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有10~200W,,。
太阳能电池组件便于存储、运输,是组成太阳能电池阵列的基本单元。
三、太阳能电池组件
太阳能电池组件
*
第12页,共20页。
太阳能电池阵列: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按系统电压及功率混合连接而成的具有较高电压(几十伏至几百伏),大功率(几千瓦至几百千瓦)的太阳能电池系统。
输出电压Vs:决定于组件的串联数量Ns及每个组件的输出电压Vu,即Vs=Vu×Ns。
输出电流Is:决定于组件的并联数量Np及每个组件的最大输出电流Iu,即Is=Iu×Np。
输出功率:Ps=Vs×Is,即 Ps=Vu×Iu×Ns×Np 等于阵列中所有组件输出功率之和。
三、太阳能电池组件
太阳能电池阵列
*
第13页,共20页。
解决方法:在太阳能组件的输出端反向并联一只大功率旁路二极管。
三、太阳能电池组件
太阳能电池阵列的“热斑”效应
当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在运行时,当其中某个组件的光照面受到遮挡时,其内阻将会明显增加,输出电流随之下降,这将影响阵列的输出电流和输出功率。
由于组件的内阻增大,当负载所需要的大电流强行通过被遮挡的组件时将产生较大的功耗,并全部转换成热量,使被遮挡的组件温度升高,形成“热斑”效应。
*
第14页,共20页。
三、太阳能电池组件
太阳能电池阵列的“热斑”效应
正常无遮挡时,电池组件内阻较小,输出电流全部流过组件内部的电池片,二极管中无电流通过。
当组件受到遮挡或由于其它原因内阻增大或损坏无输出时,电流不流过这只组件,而使通过与它并联的二极管,从而使负载正常工作,同时避免了在阵列中产生局部的“热斑”效应。
×
*
第15页,共20页。
一、太阳能光伏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及主要参数
三、太阳能电池组件
四、储能单元(蓄电池)
五、风-光互补型发电系统
本章内容提要
*
第16页,共20页。
太阳能通信电源系统的储能单元一般采用阀控式铅酸密封蓄电池组成的电池组。
太阳能电源系统的蓄电池与在电网供电状态下工作的蓄电池相比,工作方式有很大差异:
通信局站内的蓄电池组与高频开关电源以并联浮充方式工作,交流电网的可用性越高,则蓄电池单独供电的时间就越短。例如:%,。
太阳能电源系统中的蓄电池每天工作在充放电循环状态下。白天,有日照的时间内,光伏阵列以最大电流对蓄电池充电,同时还要为通信设备及其他用电设备供电;夜晚,阴天,没有日照的时间内,蓄电池要为所有用电设备供电一直到第二天有光照时,蓄电池才得以再充电。
四、储能单元(蓄电池)
蓄电池组的类型、特点